作为央视资深乒乓球记者,年近六旬的李武军,在农历新年遭到饭圈粉丝们的围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李武军被批评的原因,来自他在报道国乒女队比赛时所写下的新闻内容——“孙颖莎首场爆冷,中国队出师不利。”
李武军新闻报道标题截图乍看之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新闻标题,是基于赛事进程的“客观描述”:作为蜚声国际的“小魔王”孙颖莎,在比赛中1-3输给了实力和名气均明显弱于自己的印度选手艾希卡·穆克吉,描述为“爆冷”并不为过。而在孙颖莎的粉丝眼中,这段内容,不仅不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反而带着主观恶意,甚至还被认为有引导网暴运动员之嫌。一个过往看来并无不妥的描述,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甚至对立的解读,这种在当今体育圈越发常见的情况,究竟缘何而起?饭圈思维与竞技体育的原生矛盾原来,在这些粉丝看来,这段新闻的内容,存在着三个问题——首先,输球并不只有孙颖莎,还有王艺迪,可是李武军的这个文章标题,却使得聚光灯的焦点完全打在了孙颖莎的身上,无端给运动员制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孙颖莎虽然在第一盘里输了球,但却在关键的第四盘顶住压力取得胜利,为最后国乒女队的大逆转做出重大贡献,李武军只拿输球来说事对孙颖莎太不公平。最后,运动员在关键场次输了球本来就很难受了,不应该再在舆论上进行引导挞伐,而更是要以鼓励为主。以上这些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当我们回过头把李武军发的新闻再看一遍时,依然很难琢磨出粉丝所说的这些意思来。其实,
标准的饭圈思维当中,其底层逻辑里有一个不可触碰的大前提——“偶像无错”。
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是否了解一项运动的发展规律、不重要,是否能看懂比赛、不重要,是否收获双方选手的激烈对决的观赏性、不重要……
反而任何对于偶像的描述,只要粉丝们觉得会产生负面评价的,都会被视为对偶像及整个粉丝群体的攻击。
胜负、排名、晋级或出局等等通过比较的环节,是竞技体育的生态法则,虽然赢家只有一个、但对结果的评价却因人而异、丰富多元,饭圈逻辑的“一元论”自然而然与之形成矛盾。
于是,李武军的表述虽然是客观事实,但这条新闻在部分粉丝眼中,马上会被解构成为以下的逻辑递进:莎莎输球了——输球是不好的事情——这个人在散播对莎莎不好的事情——必须马上阻止他!再举一个例子。当红偶像王鹤棣近日在NBA全明星赛周末的名人赛中大放异彩,替补登场砍下18分3篮板1助攻。王鹤棣在NBA全明星周末的名人赛上表现不俗这则短新闻,普通人看过之后,第一反应自然会是“王鹤棣好厉害”。但如果换个角度,代入饭圈粉丝的底层逻辑之后,便会下意识地觉得这则新闻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刻意点出王鹤棣是偶像,为什么不承认他是演员?为什么刻意点出是“替补登场”,是不是在暗示他的咖位不够?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只要“偶像无错”的认知不可动摇,饭圈粉丝们看待任何一件事情的视角,必然会与外部世界产生认知上的差异甚至是鸿沟。于是,在普通人看来明明是很客观的表述,在部分粉丝的圈子里就会被认为是蕴含着恶意的主观描述。
同一件事,在两个群体的眼中,不了解对方思维的底层逻辑,最终造成了叙事上的割裂,这种割裂,就成为了纷争的源头。
新时代造就的新问题饭圈文化并不是什么新产物了,为何在近些年里,饭圈风气会愈演愈烈呢?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去理解,
普通的体育迷追星时,喜欢的是体育明星的哪一点?
健康阳光的形象,赛场上顽强拼搏的作风,
当然最重要的是,过硬的业务实力、换言之也就是成绩。
体育明星,天然意义上就是优质偶像。
像我们所熟知的,科比、詹姆斯、梅西、C罗等等体育明星,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大量的拥趸,其中也不乏狂热群体。在过去,这些传统的体育粉丝会更专注于去欣赏运动员们在赛场内的表现,他们更愿意去谈论科比今天拿了多少分,梅西过了几个人,纳达尔红土场是不是又赢了……至于场外的那些花边新闻?就仅仅只是花边而已,并不会喧宾夺主。但网络时代、尤其是流量时代到来之后,消费者每天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有了指数级的增长,单单是运动员在赛场里的表现,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于是,各种各样的场外新闻也随之被填充了进来。相比于过去,我们会看到一个个从赛场内到赛场外、被媒体解构得更为彻底的运动员——
C
罗社交媒体发文展示自己备战亚冠比赛的训练情况比如C罗,或许他未必会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足球运动员,但他一定是迄今为止商业化最为成功的运动员。过去球迷们只能在报刊和纸媒文学作品里,才能读到的贝利与马拉多纳勤奋练习的文字章节,如今只要打开手机,就能通过短视频看到C罗每日里是如何地勤勉自律,他吃什么,他练什么,他关心什么,他思考什么……他是偶像,但不是泥偶木像,而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并非只有C罗,如果愿意的话,我们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谷爱凌和福原爱从小到大的成长史,我们如数家珍;伊尔卡迪与旺达之间狗血爱情故事,我们信手拈来;桑乔在曼联吃不上饭的悲惨遭遇,我们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