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在即,大风雪却突袭交通枢纽河南。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1月31日至2月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进入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其中河南的降雪量异常之大,降水量预报图整片“发黑”,这意味着河南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雪量会达到20毫米至30毫米,甚至30毫米以上。
1月31日至2月5日降水量预报|中央气象台
值得注意的不仅是降雪,2月2日,河南省气象台连发三条预警,除了暴雪预警之外,还有道路结冰、和大风预警。
异常气候让我们又想起了刚刚过去的2023,这一年,气象记录频频被刷新。
先是7月底至8月初,超级台风杜苏芮为京津冀带来了有记录以来140年最大的降雨量,接着是8月的台风“卡努”,9月的台风海葵……
在报道这些极端天气时,我们经常会听到“百年一遇”。这就很奇怪了,我国有记录的气象资料也不过百年,怎么知道到底是不是“百年一遇”呢?而且说好的百年一遇,怎么一个月里就来了好几次?
“百年一遇”到底是怎么来的,当我们看到“百年一遇的大雨”、“百年一遇的暴雪”,到底应不应该当回事儿?
百年一遇怎么来的?
所谓的“百年一遇”或“N年一遇”,其实
是一个统计学概念
,主要用来描述极端气象事件的罕见程度,因此所谓“百年一遇”并不是真的一百年只有一次。
百年一遇是根据本地的历史记录来计算的,所以不同地区即使面对同一场暴雪,所确定的“百年一遇”标准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