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一篇名为《工作4年,我的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的帖子在全网疯狂转发。当时的争议,比较严重。年轻人,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小白,对养老金制度的不满比较大。情绪的爆发点很简单,年轻人认为:不干活的比干活的拿的还多,非常不合理。最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觉得:在如今高强度、低收益的工作环境下,在延迟退休已成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拿到养老金,养老金够不够花都要打上问号。那么,为什么要给别人做嫁衣裳呢?我记得这个社会话题,最终演变成了“攻略贴”,很多网友现身说法,分享着“如何把社保折现”实操技巧。
年轻人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1994年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首次提出养老金三大支柱模式,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建立的养老金体系的标准模板。所谓的三大支柱:政府——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缴纳;企业——企业年金,优质企业的福利,企业个人共同缴纳;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全盘缴纳。政府保证下限,企业和个人保证上限。也就是说,在理想的状态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构建养老金的蓄水池,才能保证老年生活的有一个不错的质量。但是长期以来,咱们这边三大支柱的建设,一直处于偏科严重的状态:第一支柱承担了太多;第二支柱缺失严重,只有大型国央企、500强民企才会提供年金保障;而第三支柱几乎隐形。而“偏科”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除了极少数阶层,大部分人的养老金是处在一个勉强够花的状态。虽然最近几年,养老金这个大池子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是往远了看,还是不太乐观。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能交钱的,基本见顶。(联想一下这两年的就业形势,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小)。未来潜在交钱的主儿,越来越少。(出生人口下滑)反观领钱的,却越来越多。(1962~1973年婴儿潮出生的人,陆续进入退休年龄)。这两个负面因素一叠加,情况可想而知。去年开始大力推广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印象。在这样一个节点上,出现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原因显而易见……
“养老金困境”对所有老龄化严重的经济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对此特别有发言权。今年年初韩国方面有一条新闻:韩国国民年金基金(NPS)预计将从2041年开始出现赤字,到2055年将完全耗尽。
这也导致韩国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都不幸福——年轻人压力山大,老年人退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