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午的门诊,看了三四十个患儿,绝大部分都有咳嗽症状,但病情严重的并不多,当前主要以流感、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为主,支原体感染的比例有下降趋势,相比先前的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并没有那么多,临床症状也普遍轻些。”1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丁国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5日下午,丁国栋医生在门诊看了三四十名患儿,多为发热、咳嗽患儿。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陈斯斯摄
2023年7月以来,丁国栋一直忙碌着。
经历了9-10月份的支原体感染一波高峰,再到11月份病毒感染逐渐增多,混合感染病例也相应增加,他和他所在的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呼吸科、儿内科等诸多科室的医生,都在全力以赴,应对儿科就诊高峰,“最忙的时候我们要看(门诊)到次日凌晨2点,最近这些天好了些,基本当天挂号的患儿,当天都可以看完。”
在门诊中,针对那些病情相对稳定或家中备有雾化器的家庭,丁国栋建议家长不用带患儿每天反复跑来医院做雾化,尽量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可能,可以选择在家或就近前往具备相应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雾化治疗。但他也提醒,一旦在雾化治疗期间症状没有缓解,咳嗽或喘息变得更严重,仍需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输液区,近阶段来输液的患儿较此前有所减少。
“目前来看,患儿就诊情况总体平稳,就诊患儿的数量也有所回落,输液患儿的数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丁国栋坦言,相比前一段时间的支原体感染高峰,最近病毒感染高峰下的患儿,出现肺炎或者重症肺炎的比例相对较低,症状也相对轻一些。
现阶段不少患儿为混合感染
12月5日上午,黄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小文,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诊。大约一周前,小文因咳嗽、发烧来就诊,胸片显示问题不大。之后,小文吃了一些药,但病情仍未得到缓解。这次就诊,丁国栋为小文开了8种病原体抗体检测,涵盖甲流、乙流、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B病毒IgM抗体,最终查出乙流IgM抗体、肺炎支原体弱阳性。
丁国栋坦言,目前来看,在前来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群体中,混合感染占据一定的比例。
“从发病趋势来看,今年9-10月主要以支原体感染为主,11月开始病毒感染逐步抬头,其中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现阶段不少为混合感染。”丁国栋说,目前从就诊患儿情况来看,在病毒感染中,流感病毒感染总体还是位居第一。
在一些就诊患儿中,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患儿像小文一样,往往在病程初期就诊时,不容易检测出支原体或者病毒感染,而在一周后,却在门诊中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
丁国栋医生正在帮一名患儿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