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据浏阳日报消息,“我是出来打工的,后来走散了,我记不清了,找不到家……我想回家……”10月19日下午,浏阳市救助站,手机视频摄像头正对着61岁的严光勋,照着他苍老的脸上一脸的无助。可当他听到那一头传来久违的乡音,表情立刻激动起来,直说:“我要回家,要回家!”
亲切的乡音,来自千里之外的贵州省毕节市。原来,10月中旬,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浏阳河大桥下南侧深处的一个桥洞下住着一名流浪老人,长发长须,不言不语,戒备心很重。
经过连续多天的沟通、劝说,老人才接受救助。随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又辗转联系,终于确认了老人的身份信息,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10月23日一早,在浏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这名在外流浪了20多年的老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夜间救助巡查时发现桥洞下睡着一名流浪人员
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9点多,浏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黄卫华照常拿着手电筒在街面角落到处走、到处看,在走到浏阳河大桥南侧处的桥洞附近时,突然听到细微响动,细心的他抬步就往深处走,发现一个人睡在一堆杂物之间。
“早晚天气冷,河边风又大,十分危险,不能住这里!”黄卫华上前,试图与这名流浪人员沟通,劝他暂时住到救助站去。然而,对方一言不发,充满戒备。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放心不下的黄卫华和同事一趟趟前来看望并劝说老人,黄卫华更是不厌其烦地在周边打听,试图了解这名流浪老人的情况。
一次次到访、关心,让老人感受到了关爱,终于开口了。不过,他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大家都听不懂。60岁的黄卫华是一名老党员,在工作中帮助了多名流浪人员回家。凭借以往的沟通经验,他获得了对方的信任。
黄卫华还打听到,这个老人白天在西湖山下一个废品站打零工,不过由于语言不通,大家也不了解他。此外,民警也采集了相关信息,但无法据此查出具体身份信息。
“只要我们多用点心,总会被相信、被信任。”几天来,黄卫华每天晚上都会到桥底下去看看老人,跟他聊聊天。10月17日下午,老人终于答应去救助站了。“进站后,我们给他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了套新衣服,还带他去理了头发,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其间,黄卫华才发现,老人衣服底下总缠着一个黑色的袋子。取得老人的同意后,他打开一看,大吃一惊,里面竟是满满一袋子百元钞票!“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这么多钱他居然一直随身带着,以致于部分纸币粘连成一团。”黄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