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牛”
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是手握门票坐地起价
但随着监管的日趋完善
“黄牛”们指望的“卖票创收”日渐式微
有的“黄牛”直接整出“无票入场”
企图做最后的挣扎
10月12日晚,周杰伦上海巡演首场开唱。在观众入场期间,上海徐汇警方接到现场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将歌迷强行推过检票闸机口。
经查,违法行为人是37岁男子吴某,吴某在体育场周边物色无票歌迷,谎称可以以每人2600元的价格将他们带入场内。随后,他将歌迷带至检票口,不顾检票人员劝阻,将两人从闸机口强行推入。检票员见状,立即呼叫现场保安,两名歌迷被拦下,吴某则逃离现场,随后,警方快速将吴某抓获。
据了解,警方已对4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人员处以行政拘留,并对43名无票入场歌迷进行法制教育。
01“黄牛”怎么来的?
演出票“黄牛”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活动主办方把销售状况不佳的剩余门票低价打包给“黄牛”,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由“黄牛”兜售门票,也是演出方进行广告宣传的一种手段。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强,一些热门演出因市场需求量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一位从事演出运营30余年的资深从业人士分享到:“经纪公司为了维护明星形象,通常不愿意提高票价。部分演出主办方为了抵消高额成本,谋求更大利益,会选择与‘黄牛’联手抬升票价。”
而“黄牛”手中的门票来源则五花八门:“一些演出赛事尚未执行实名制售票,门票可以随意转让,‘黄牛’伺机钻空子,囤积后进行高价转卖。”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局长杨有为说。
“有人在网上转卖自己无法观看的演出票,如果是热门演出,我们就会在交易平台上抢票。”一名曾经从事演出票转卖的人员透露,“每张票加价情况不定,要看演出类型和火爆程度。”
“有人利用软件技术,以‘外挂’等方式大量抢票。一般是在网络购票过程中,通过虚假设备提出购票请求。”某票务平台安全部负责人介绍。
此外,一些大型演出的主办单位会留出部分票回馈合作方,场馆则会保留一些安保票和工作票,其中部分票可能流入“黄牛”手中。还有个别演出主办机构或票务平台为获取更高利润,将热门演出的门票高价交由“黄牛”售卖。
根据调查,一场热门演出,中心位置的票价在2000元左右,而二次转手后可达到5000—10000元,甚至更高。
▲二手买卖网站上“黄牛”发布的售票信息。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