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4.42万场,比上年十一假期增长227.68%;票房收入20.05亿元,增长322.14%;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增长261.83%。其中:剧场和新型演出空间演出场次2.27万场,票房收入4.33亿元,观演人次245.38万人;该类演出票房占比为市场总量的22%。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121场,票房收入5.41亿元,观演人次83.66万人;该类演出票房占比为市场总量的27%。旅游演艺演出场次2.14万场,票房收入10.31亿元,观演人次851.32万人;该类演出票房占比为市场总量的51%。
剧场演出品类丰富
品牌项目引领观演热度
今年十一假期演出市场的剧场和新型演艺空间类型中,音乐会、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是热门品类,票房收入占比分别为21.66%,16.44%,12.23%,10.30%。
从剧场类演出市场总体看,各地演出产品投放充足,类型丰富。北京人艺所属首都剧场、曹禺剧场、人艺实验剧场三座剧场演出不断,《古玩》《足球俱乐部》《长子》等剧目同时登台;西安演艺集团假期推出208场演出;甘肃演艺集团于节前启动“金秋演出季”纵贯十一假期并持续到十月底,经典剧目《丝路花雨》连演5场;天津双节前夕启动“海河戏剧节”,邀请多个国内知名院团抵津。
在巡演中的知名剧目对假期演出市场有显著推动作用,如话剧《钟馗嫁妹》《白鹿原》《恋爱的犀牛》《你好疯子》、音乐剧《将进酒》《觉醒年代》《基督山伯爵》、传统舞剧《只此青绿》《红楼梦》、以及王珮瑜京剧清音会等戏曲演出,均在当地假期市场引领观演热度。
假期音乐会市场品类丰富,古典、交响、民族音乐会异彩纷呈,高雅艺术守正创新积极跨界,拓展更多创作和呈现形式。北京国际音乐节贯穿十一假期,呈现《田园星球》突破古典乐界限,将民间音乐穿插于古典乐之中,并推出新委约作品交响舞曲《大闹天宫》;国家大剧院呈现大型民族交响歌剧音乐会《莫高窟》;深圳音乐厅特别策划维也纳&柏林爱乐音乐家组成合奏团音乐会;广东星海音乐厅连续8天举办了30场演出活动;南京森林音乐会、上海秋季交响音乐会等品牌项目在假期上演;《原神交响音乐会》等动漫、游戏主题的音乐会成为市场热点,带动了大量年轻观众的观演热情。
相较于五一假期,由于十一假期长、出行热度高,多以本地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地剧场,日均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较五一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