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作为嘉宾,上海作家、高级编辑曹正文(米舒)参加了“淘书乐”首场讲座活动。作为酷爱阅读的藏书家,曹正文个人认为,从这次情况来看,大多数读者对淘书还是很有兴趣的,对于这其中的原因,他做了解读:
因为很多人他并不清楚旧版书的来历,而且有些书在过去出版之后,现在也不一定能再版。那么读者在淘书的过程中,我相信这种形式一定是充满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
希望这种形式的旧书活动多多举行,这次的“淘书乐”旧书市集举行四五天,但结束之后,有些读者可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淘书。此外,应该开出更多便于淘书的小书店——规模小型的,品种多样的,而且有各种版本的旧书,如果让这些旧书流通起来,对于大家的学习和帮助是很大的。
从左到右:曹正文(米舒)、龚心瀚、朱大建
作为“淘书乐”首场讲座活动嘉宾,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朱大建告诉记者:
我是衷心希望上海的旧书市场能够活跃起来!一方面,让旧书流通起来,让喜欢读书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让旧书重新找到喜欢它的主人,这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也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些市民家中藏书量很大,连书柜都放不下了,许多书就直接堆在地板上,这种情况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家中藏书有一个去处,让它流通起来,通过旧书市场卖出去,市民就可以买新书充实书柜,让书柜也有一个“以旧换新”的过程。
资深书友吴国俊背着相机在旧书市集上拍了不少照片,他告诉记者,他那天看到有一位老先生与上图公司工作人员在交流:
老先生可能是在高校里面做老师的,家中有许多比较珍贵的外文书籍,他邀请上图公司派人能上门看一下。因为他个人不希望这些书最后被家人作为废纸处理,而是让这些好书能流传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在国外旅游时,吴国俊经常看到一些城市的街区马路旁会有不成规模的书摊,有些是一个人摆摊,有些是三五人组成几个摊:
百年无废纸,旧书也飘香。把旧书传给懂的人,传给喜欢的人,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以前每个礼拜去文庙逛书市,现在文庙书市没有了,希望我们的城市能给旧书市场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不要让一些有价值的旧书直接进废品回收站。
旧书市集上正在淘书的市民朋友(吴国俊摄)
而记者注意到,上图公司这次也在市集现场设置了电话预约上门收旧书的宣传海报,对于这个人性化的服务,不少老年读者点赞。
市民呼吁,希望旧书市场定期举办
多年来,资深评论人何振华一直在关注上海的旧书市场,他向记者提出个人建议:“旧书市集一年办两次似乎少了点,是否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举办,经常举办就肯定能做成品牌。另外,这样的旧书市集可不可以选择在某条小路上做成特色街呢?比如在老城厢的更新规划中,是不是考虑就在文庙附近专门选一条小路,辟成旧书交易市场,同时也可以引入国营或民营实体书店。我相信此举与历史风貌保护并不矛盾,而且一定会凸显有上海特色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