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生孩子的人发薪水”“生孩子应该是份工作”……在近日播出的一档访谈节目上,某人口专家关于生育话题的建议引发不小争议。认同者认为生孩子应该获得补贴,质疑者则怒怼这是将生孩子职业化,一时间,网上吵成“一锅粥”,“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等声音铺天盖地。
专家何出此言?翻看原始访谈视频发现,上述专家原话是说光指责年轻人不生小孩没有用,因为他们面临现实困难,建立有效的生育激励机制才是长远之计。可见,这是立足社会激励来谈如何提高生育率,且演讲全文并未出现明显逻辑硬伤,所谓“发薪水”“当成工作”之说,只是论证观点而打的比方。然而,就在这好几分钟的视频里,一句口语化的比喻,被拎出来当成了大噱头。如此一提炼,拉踩感火药味噌地就上来了,公众的情绪也被瞬间点燃。
专家建议给生娃的人发薪
本来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愿生敢生,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社会话题,经此“断章取义”,好端端的严肃话题变成了狗血热搜,“越辩越明”的观点碰撞沦为站队互喷,不得不说是一种走偏。
一段时间以来,生育话题成为社会焦点,围绕于此的观点对垒隔三差五就火上热搜。热烈的讨论,超高的关注,足见这个话题切中当下现实关切,也寄托着育龄人群的现实诉求。在这一场场热闹的公共讨论中,一种现象也令人担忧,那就是总有人拱火挑事收割“情绪流量”。就拿专家被拍砖一事来说,此前确实出现过不少“雷人雷语”,网络上也形成了一股“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舆论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