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两个孩子看到院子里有一只小狗就偷偷抱走了,临走时还给大狗磕了三个头。
第二天狗主人就把狗要回来了,小孩子还道了歉。没想到的是大狗和小狗没有血缘关系,看来这三个头是白磕了。
这孩子明显也是爱狗的人,虽然偷偷抱走小狗不对,但给大狗磕头的行为也算是有交代了。看到孩子如此爱狗,如果小狗不是太名贵,狗主人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小狗送给孩子们,或者让孩子低价买回?
有网友吐槽称,熊孩子把邻居家小狗偷偷抱走,想想可能觉得行为不妥当,就恭敬跪下给大狗磕了三个头,其实小狗跟大狗一点关系都没有,磕错了……
春节以来,“磕头拜年”的话题让网友们热议了一番。如今,在习惯了点头、握手、拥抱等现代礼仪之后,“磕头”还会在特定场合使用,例如拜年、祭祀,或是婚丧大礼的时候,还会看到磕头的礼节。
那么问题来了——“拜年磕头”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
有记载,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国人就以磕头跪拜来表示礼貌尊敬了。“跪拜礼”百度百科词条中,有这样一段介绍:
我国在先秦时期,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也称正坐。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