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哪些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毒株不同会发生多次感染吗?
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不会二次感染?哪些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一些?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的增多,二次感染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听听相关医疗工作者怎么说↓↓↓
什么是二次感染?
“二次感染是指一个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已经彻底康复,然后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沈阳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刘洪艳说,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如果康复后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比较低,可以不用过分担心。
如何区分“复阳”与二次感染?
北京疾控刊文介绍,“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核酸呈阳性。“复阳”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一般来说,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哪些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大一些?
专家表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比如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感染康复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就比较短。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康复之后获得保护力的时间也可能比较短。”刘洪艳说。此外,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免疫缺陷人群,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二次感染的风险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