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乡村,几个买不到药的阳性患者:退烧药难求,留守老人求助子女
风大,很冷。吴君君骑着电动车转悠了几个村都没找到退烧药。
回家后,他看着脸蛋被烧得通红的女儿,觉得自己特别无能。
可他实在没什么办法了,只能继续让妻子将浸泡过凉水的毛巾,敷在她的额头上。
吴君君一家住在河北省中南部一个县城的山区里,村子距县城50来公里。
12月13日晚上,他4岁的女儿发烧到39.1摄氏度。
彼时,家里只剩下两包儿童版布洛芬颗粒,夫妻俩给孩子冲服后,一晚上也没见效。
次日早上,烧到39.5度。
寻药,成了吴君君那两天的头等大事——他先去了村医那里,村医说,最近村里发烧的人太多,早就没药了,药物一直配送不来。
他又骑车到附近几个村去找药,走遍乡卫生院和乡里唯一的大药房,最后只买到了两包板蓝根和一盒阿莫西林胶囊。
疫情中的乡镇卫生院,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摄影:林樾
回到家,他让女儿服了板蓝根,发烧症状倒是好了一点,但体温仍没低于38.5度。到了14日晚上,吴君君和妻子也开始发烧,两人同时伴有咳嗽和全身疼痛。尽管没有抗原自测条,但他们认为肯定是一家全阳了。
药不够用,吴君君就学着网上的配方,熬了一大锅葱姜水,三口人一碗碗喝下去,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症状。
12月15日一早,发着烧的吴君君再次出门买药。这次,他去了隔壁乡上,但依然没找到合适的退烧药。临近中午回家后,他只能继续让女儿物理降温。同时,他和妻子也将一条凉毛巾搭在各自额头上。“在村里真是不行。”吴君君说,别说退烧药了,连抗原和N95口罩都买不到,“希望上面能关注农村里的阳性患者。”
事实上,这个问题正在得到重视。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印发的《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中,不少细节就有了具体指向。比如,该方案要求“12月底前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诊室(门诊),力争到2023年3月底将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
乡镇卫生院。林樾
“连果维康都卖完了”
许亮和吴君君在同一个县,他所在的村离县城稍近一些,村里很多人在县城周边做工、上班,人员流动相对较多。也因此,这段时间出了不少阳性病患。
“我们村近4000口人,至少一半阳了。”许亮平时在工地上开挖掘机,前段时间因为疫情,他一直没上班,政策放开后才得以重返工地。
12月11日,他觉得嗓子干痒,隔了一天就发烧了。他赶紧拿家里剩下的唯一一支抗原自测,结果显示阳性。可家里没有退烧药。他先是去了村里的卫生室,村医说暂时没药,“等不及的话就到周边村里找找看”。许亮没有照做,他想了个土办法——跑到乡里一个公共浴池去泡澡。在他的认知里,很多病是可以靠热水来解决的。
泡了半小时后,病情反而加重了。许亮想起2003年“非典”时在家烧醋治疗。回家后,他把一瓶醋放到锅里烧了两个小时,屋里到处是酸溜溜的醋味儿,可症状依然未减退。
最后,许亮只好疯狂喝开水,这个办法倒让他舒服了一点。他突然想起曾加过县里一个大药房老板的微信,于是马上联系对方。老板给的回复是:“退烧药、N95、抗原、体温计、消毒液、酒精湿巾都没有,连果维康都卖完了。”
没有药吃的情况下,许亮艰难地熬过了第一晚。13日早上醒来后,他感觉除了发烧,全身很多地方在痛,尤其是腿上曾经受过伤的位置。
“我估计,身上哪里最脆弱,病毒就攻击哪儿。”许亮不敢出门,吃饭只能让住在另一处宅子的母亲送过来。母亲把食物放在大门口后敲下门,许亮隔几分钟出去取。用他的话说:“和喂狗一模一样。”
总这样熬也不是办法,许亮查到了县里所有乡镇卫生院的电话,一个个打。打了十几个电话,只有3家接通了,告知他早就没药了。这时他看到有人在村微信群说,隔壁乡“有人配新冠中药,效果不错”。听到这个消息,许亮马上开车去找药。
一家乡镇卫生院大厅的”新冠药方“。摄影: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