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从未想过,跟老人李平在小饭馆的一次偶遇,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他们非亲非故,李平临终前,郑华紧紧握着他的手,给他唱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在那之前,他替老人办理一切入院和治疗手续,在那之后,为他处理后事,请人到家中整理遗物。
李平生前是上海某集团的工程师,退休金每月有4000多元。郑华的老家在上海崇明岛上,父母都是农民,他自己离了婚,在上海打工,做过司机、代驾、保安等多种工作。
如今,郑华住在老人留给他的房子中。家里还留着老人很多东西,包括他的相册和其曾经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清楚地写着郑华的手机号和住址,并注明这是自己的监护人,以防万一路上有意外,人家能看到。
2019年的一天,李平和郑华坐在上海静安区三泉路一家小菜馆里,点了酱爆猪肝、松子鲈鱼等几道菜,以庆祝当天办完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们刚在普陀区公证处签署了两份文件,一份是意定监护协议,一份是遗产公证协议。
从此,46岁的郑华正式成为82岁李平的意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老人的职责。而《遗产公证协议》上写得很清楚,待李平去世后,其名下的资产——一套位于中环外、外环内的公寓房将由郑华继承。
时间倒回至2012年,那时郑华是一名专职司机,帮企业老板开车。他独自住在一条河边,房子是租的,是本地人盖的“私房”。
他偶尔会去社区旁边的老盛昌汤包店吃饭。光顾这家中式快餐店的大多是老客,店里生意好的时候,单独来吃饭的食客们不得不拼桌进餐。
一天中午饭点,汤包店人头攒动,郑华恰巧坐在了一位老人对面。老人吃完,想站起来离开。他双手撑着桌子,有些吃力。郑华见状,放下筷子,到旁边扶了一把。
“谢谢,谢谢。侬良心很好,能够扶我。”老人用上海话对郑华说,还说曾经有一次在淮海公园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坐了30分钟都没有人来帮帮他,最后是警察把他送回家的。
郑华后来送老人走出汤包馆的门。两人闲聊了一会儿,老人还要了郑华的手机号码。郑华得知老人叫李平。
没过几天,李平就打来电话,“如你方便,可以到我家里来认识认识,反正我也是退休在家。”
一个周六,郑华来到老人家里。李平看起来很高兴,和郑华说:“你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都可以到我这里来,比如洗被单,我这里有洗衣机。”
从这以后,二人开始频繁往来。郑华有时会给李平打电话,问问是否有地方需要帮忙。偶尔,郑华把公司的车开回自己家,会顺路带上李平在附近的街道兜风。李平也会坐741路公交车,去郑华工作的单位坐坐。夏天,郑华下班后会陪李平一起逛逛太平洋百货附近的街道。
相识一年多后,郑华发生了意外,左腿摔骨折了。郑华哥哥在上海市区开出租车,载着他去医院看腿,李平也跟着一起去。医生诊断,郑华的腿要住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