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我国中部和东部很多地区,都经历了长时间、持续性、高强度的高温和干旱天气过程,虽然到目前为止,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和南下,局部地区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但是这些地区的干旱模式大概率会继续延续,有科学家甚至预测在未来很长时期,这种高温和干旱会成为“常态”。
在此期间,有很多人再次提起“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这种观点,认为今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北半球异常罕见的高温和干旱,有可能后续会引发大规模、大强度的地震灾害。
那么,这种观点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旱震”理论
说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这种观点,不得不提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那就是现在已经退体、之前在中国地震局工作的地质专家-耿庆国老先生。
他在长期的工作和研究过程中,对地震发生时以及发生前后的特征与相应的气象、气候特征进行了重点观测和深入的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凡发生过6级以上大型地震的区域,在地震发生之前的1-3年间,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干旱灾害。
干旱的地域越广、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那么之后所发生的地震强度就会越大、破坏力也越强。
在这个现象被发现以后,耿庆国老先生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了著名的“旱震”理论,这也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观点的最终出处。
“旱震”理论的依据
耿庆国老先生对“旱震”理论的表相特征也进行了解释,其大致的意思为: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的反应,而这种应力的积聚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其时间的长短,既取决于区域地质构造的特性,也取决于板块构造运动的活跃性。
在地震能量蕴积的过程中,除了会发生力学层面的各种变化之外,同时还会产生热力、电磁、气体等层面因素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缓慢的作用下,从地表是很难觉察出来的,但是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进程来看,一部分能量在向外提前释放的过程中,会引发地壳的表层发生缓慢的增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