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新社评论|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
指责西方用“眯眯眼”辱华就是看不起眯眯眼么?
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妨和“黑人摘棉花”做个类比。
人们把“黑人摘棉花”视为一种歧视性符号,不是因为大家看不起摘棉花这项工作,而是因为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国南方没日没夜摘棉花的这段血泪史。
同样的道理,我们反感西方国家用“眯眯眼”符号化中国人,也绝不是我们反感眯眯眼这种长相特征,而是反感西方借由这种长相特征来构造辱华符号的历史渊源和认知习惯。
我们知道,无论是大眼睛还是眯眯眼,不过是环肥燕瘦、萝卜青菜。
但我们也应知道,西方社会把“眯眯眼”当做工具来构造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是辱华标志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
人民日报评论:从三方面探讨“眯眯眼”争议
近日,某品牌产品宣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等元素,备受质疑;电影《雄狮少年》,也因主要人物造型是“眯眯眼”的问题,引来争议。
与此类似的事件,一段时间以来不时引发讨论。
对这一类问题,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进行了一次“圆桌会”,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讨。
从产品角度看:
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不管这家企业是否存在丑化国人的主观故意,这件事本身反映的问题却很真实,就是无论是国内外企业,还是艺术家、电影制作者,所播出的广告、创造的作品,都必须有更成熟的受众意识,既要对受众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有所了解,更要尊重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情感。
毕竟,无论广告还是艺术作品,一旦公之于众,就必然被置于聚光灯下和舆论场中,就必然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审视。
必须周全考虑主流文化、大众审美和受众心态,没有这样的受众意识,轻则闹个笑话,重则适得其反、彻底“翻车”。
我觉得这是品牌形象塑造和大众审美的一次正常碰撞。
消费品牌选择模特是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他们可以引导公众接受,但不能挑战大众的普遍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