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12月29日,在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论坛上,“辟新路谋共生”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发布,以期通过对档期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释放电影市场活力,保障行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现场,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首先分析了当下档期现状:今年电影市场诞生了历史最高春节档(78.4亿)和历史第二高国庆档(43.9亿)的成绩,但两大档期合计在全年大盘的票房占比,已逐年提升至1/4的水平,档期集中效应不断加剧;在重点档期上映的影片,从数量、评分到单片票房等各方面,都和非档期影片拉开了较大差距。研究和调研结果表明,观众对电影的核心诉求主要来自于影片本体,而不是档期;想要冲破档期限制和行业天花板,影片在定档时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容特质与目标受众,而后要发掘适合释放观众情绪的特殊日期、档期,这将是“后疫情时代”行业要面对的核心议题。
牧晨表示,2021年市场同样释放出了一些积极信号:在传统大档期之外,一批新涌现出的档期,例如七夕、六一、“520”等都产出了亮眼的票房成绩。其中,今年在“520”上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通过有针对性的宣发,将情绪精准触达给爱情片核心受众,取得首日接近1亿、最终3.26亿的票房成绩。
主办方供图
这个案例兼顾了对档期与用户情绪的洞察:在“520”档期竞争方面,《我要我们在一起》与次日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受众人群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又和“五一”上映的《你的婚礼》打出了差异化;影片将爱情片的社交仪式感推到极致,上映时间定为13点14分,结果表明该时段票房超过了传统黄金时间。
《我要我们在一起》的票房表现,也让“520”首次作为一个独立档期进入到了行业视野。报告指出,只要贴近观众的情感诉求,看准竞争空缺的“真空期”,档期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除了自带情感属性的特殊节日,比如时令季节、长假复工后的真空期等,都可以为定档和发行找到更大的市场空间。
新京报记者周慧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