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完美的复制品是得到人们推崇的,但是现在来看,被打上复制品标签的艺术品则会令人丧失对艺术品本来的审美趣味。为什么面对一模一样的艺术品,我们的审美标准会发生变化?
下面这篇文章经出版社授权,摘编整理自《艺术与心理学》一书,较原文有少量删减。艺术是最复杂的人类行为之一,这本书的作者在进行实验美学的研究中,不是回答“艺术是什么”,而是试图回答“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在书里呈现了大量观察性研究和实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一系列人们关于艺术的疑问。
《艺术与心理学:我们如何欣赏艺术,艺术如何影响我们》,[美]埃伦·温纳著,王培译,华章|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就历史上和史前时期的多数情况而言,人们能够欣赏或嘲讽艺术品,而无须知道或介意是谁创作了它们,又是在何种环境下创作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完美的复制品是得到人们推崇的。当一幅据说是由拉斐尔创作的画作被发现是原作的完美复制品时,一位曾与拉斐尔共同创作过的艺术家说道:
如果复制品出自拉斐尔之手,我不会觉得它的价值更低。不仅如此,我甚至认为,只有极具才华的人才能将另一个极具才华的艺术家的作品模仿得如此逼真。
时代已经不同了。在西方,至少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们更加看重艺术的原创性和真实性。独立艺术家经常被奉为天才,而众人皆知的复制品则在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上一文不值,这要么是因为我们知道它们不是出自伟大艺术家之手,要么是因为我们相信它们不如原作那般富有技巧,要么两种原因兼而有之。但是,只要社会推崇艺术的原创性,并且只要存在艺术的商业市场,伪造之作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