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密闭空间恐惧症,抑或只是想找人说说话——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的两部电话每天都会响起,有时是白天,有时是凌晨。
电话多从隔离酒店打来。当人们在长久的独处中受困于情绪压力或躯体反应,这条心理援助通道24小时向他们敞开。
在昌平开展了半个多月的工作,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驻昌平区工作组心理援助专家刘竞感到,疫情中,无论是隔离中的人还是奔波于一线的工作人员,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心理援助是给个体的心灵支撑,也是一场促成不同群体相互理解、让疫情防控变得更加温暖的尝试。
张良伟正在记录来电者的需求。受访者供图
凌晨5点,从隔离点打来求助电话
10月26日凌晨5点,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里响起电话铃声,正在折叠床上休息的张良伟猛然惊醒。在电话那头,一名正在集中隔离的男子彻夜难眠,向他求助说,感觉自己在“牢房”里。
这是张良伟的第一个夜班,也是昌平区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开通的第2天。
随着几名西北旅游归来的市民确诊,北京多区发现本土病例,对于密接、次密接、相关地区的管控随之展开。由于发现病例较多,昌平在短短4日内管控了1500多名密接者,多个小区被封控。
当日常生活被疫情扰乱,物资保障需要迅速跟进,人们精神与情感上的压力也需要化解。疫情发生后,心理援助工作迅速纳入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北京安定医院、区级精神卫生防治院和民政局下属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等多方共同组织成立了心理援助工作组,开展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