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远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再次出征,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的飞行乘组,将正式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大国重器,御空而行。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特殊的“三人组”。
他们出发,他们“回家”。自今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成功后,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首颗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安装“就位”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基地。在那里,中国航天员将开展3个月驻站工作。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也将次第展开,他们将代表所有中国人率先体验“太空生存”。
与以往的星际探索不同,这一次,“三人组”不仅仅是去外太空“看一看”、“住两天”,而是要“住下来”,甚至要“走一走”。
用专家形象的话说就是,在此前“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空间实验室阶段,相当于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几天。有了中国空间站,会极大丰富公众的想象,相当于在太空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可以长期在那里居住生活。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航太空,他在“神舟五号”内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如今,中国人不仅来了,还要驻留3个月。这样的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后来一次次的飞天梦想,中国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浩荡长歌,从未停歇。而这一次从太空游客到常驻居民的身份进阶,也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此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也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跟外太空的距离,正在一点点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