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江苏省6项重要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15-16日在常州召开。此次公布的6项重要考古发现,由江苏省考古学会从上一年度省内具有重大学术意义、考古价值、社会影响的考古项目中选出,代表江苏考古的最高水平,均位于常州境内。它们是溧阳东滩头遗址、常州寺墩和象墩遗址、金坛沈家村土墩墓、溧阳古县城址、金坛南宋虞七二娘子墓、明清金龙四大王庙遗址,分别反映了常州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春秋时期、六朝时期、南宋及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及经济社会状况,时间跨越约6000余年,勾勒出千年文明脉络,也映照常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相关文物展览将于今年9月推出。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揭开考古发现的面纱,讲述其所展现的常州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东滩头遗址出土的玉石器
在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常州地区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人口聚落。溧阳东滩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此提供了丰富确实的证据。
东滩头遗址发现于一处地产项目建设现场,经过近2年近万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的面貌逐渐清晰。
遗址发掘区的中东部是东滩头先民的居住区。房址可分为3期,其中,第1、2期以立柱(柱洞)为其主要建造方式的房屋在溧阳神墩、宜兴骆驼墩等遗址中较为常见,年代约为马家浜文化早期晚段;第3期房屋则以砌墙(基槽)为建造方式,基槽宽且深,这在同时期其他遗址中基本不见,其年代应已接近马家浜文化晚期晚段。
遗址发掘区的西北和西部是两处骆驼墩文化的墓地,墓葬的方向、形制、内涵等相差不大,随葬品常见陶鼎、玉璜、石斧、石锛、网坠、纺轮、骨簪、骨梳、鹿角靴形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掘区的东北部还发现了独立的瓮棺葬区。瓮棺葬是新石器时代除土葬外一种常见的墓葬形式,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常州一带。东滩头遗址规模大,聚落人口多,道路房址规格高,成人与未成年人墓葬分区埋葬,显示出其在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谱系与文化格局提供了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