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普通话文化研究发起人邓秀军表示,汉语方言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和乡愁,也是一种情怀的依托,在我们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对方言给予一定的尊重和保护。
出京承高速路前往滦平县城,高速路出口就是“普通话之乡”醒目的标识(资料照片)。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说到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并不是首都北京,而是距离北京180多公里外的河北滦平。在当地,从政府工作人员,到偏僻村庄的村民都说着一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河北滦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让大家猜不出是哪里人,他们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不亚于播音员。
邓秀军介绍,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官府就开始在民间推广普通话,但当时不叫普通话而是所谓的官话。“当时,我们这里是清代皇帝避暑围猎之地,滦平境内有行宫8处,皇庄24个,王庄、旗庄120多个。所以本地人接触到的也都是说官话的人,从那个年代开始,我们当地的方言就是纯正的北京官话,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组织专家到滦平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当时,专家在滦平选择了金沟屯、巴克什营、火斗山等3地进行采集。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共同用语。邓秀军说,显然,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专家认为,滦平语音虽然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但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儿里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更易于学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