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期新股发行出现高比例撤回现象后不久,3月2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公开发声,称IPO回撤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做假账撤回,其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对于“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此外,还要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而监管部门也需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相关办法、规定。
从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开始,新股发行由审核制走向注册制的改革进度就在不断加快。而随着IPO难度大幅下降,申报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也是造成近期IPO再度出现排队现象的主要原因。
但需要明确的是,注册制虽然拆除了上市门槛,却不意味着监管的放松:上交所在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已建立了面向保荐机构的现场督导机制;今年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这也是注册制开闸后监管层面加强拟IPO企业质量检查的新举措。
正是这些规定发出之后,IPO才出现了高比例回撤现象。以此来看,包括保荐中介机构、发行人在内的多方市场主体,显然没有真正理解注册制的意义所在。
当注册制来临,审核效率提高,审核的实质性判断减少,IPO看起来变得更容易,必然会激励一些尚不成熟的公司来申报。这里面的利益,也使得许多中介机构怀抱侥幸心理去冒险。
到头来,正如易会满所指出的,目前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中介机构的鱼龙混杂、专业能力不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