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吕婉婷
说到日本的江户时代,人们可能会首先想到被畅销书青睐的德川家康。1603年,赢得关原合战的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幕府,开启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武家时代。
江户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中期,此时的日本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时代,迎来了安定的和平时期。这是一个新旧、东西对撞的年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文化不再只受贵族掌控;西方人东往日本进行贸易传教,日本施行“闭关锁国”政策,将对外贸易地点限制于长崎。江户时代结束后,日本进入明治时代,我们熟知的明治维新,便发生在这一时期。
在新旧、东西之间,日本江户时代躁动与新生并存,同时也孕育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博物学世界。东亚博物学,在近代化的关口,同样也面临着中古到近代的转型。从中,我们可以一窥江户时期的社会风俗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痕迹。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第12期,我们邀请到博物学研究者蒋澈、王钊,分享江户时期的博物画与博物学发展。
蒋澈,博物学史研究者,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王钊,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博物学史、博物学图像研究。
东亚博物学的起源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影响了日本博物学发展
提到“博物学”,人们也许会想到它是西方的舶来品。蒋澈认为这个判断并不完全正确。
西方博物学历史深远,在今天仍然影响着诸多博物学研究者、爱好者。西方博物学在历史上有三个起源:药学、农学和自然哲学。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三大起源汇流形成了博物学,并在19世纪被西方人推上了发展的巅峰。近代西方博物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支学科是分类学。至今我们在野外看到花草鸟兽虫鱼,会下意识地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这便是西方博物学的遗产。
但是实际上,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之前,东亚博物学已经有了苗头,那就是中国的本草学
(本草学即记载药用植物的研究)
。除本草学之外,中国古代的农学、文学、艺术也为东亚博物学奠定了基础。“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有对动植物的刻画,比如《诗经》;大概从宋朝开始,中国民间出现了大量动植物谱录,比如《牡丹谱》、《荔枝谱》等。”
蒋澈提到,日本江户时期是博物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推动日本博物学发展,有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是中国文化的影响。1607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传入日本。这本书在日本影响深远,促进了日本本草学、博物学的繁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的本草学、博物学都在诠释《本草纲目》。但是日本本草学也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本草学很多内容都是在谈药性,日本开始也谈药性,但是后来走上了一条“辨析名物”的道路,即辨别日本拥有哪些物产,和中国《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是否对应。
受《本草纲目》影响,日本哲学家、游记作家和植物学家的先驱贝原益轩编写了《大和本草》。
其次是日本国内环境的影响。德川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为改善国内财政困境推行“享保改革”。其中一项举措针对的是对外贸易。当时日本药材大多依赖进口,导致白银流入他国。为此,德川吉宗推动了药物国产化运动,日本境内各地区大名、蕃主开始对自己管辖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的物产调查。这一全国性调查大大推动了博物学与博物画的发展。
最后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江户时代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仅和荷兰、中国等国在长崎地区保留对外贸易。在“享保改革”中,德川吉宗放宽书禁,允许西方出版物在日本境内有限流通,促进了日本博物学与西方近代博物学的融合。
江户时代的市民阶层与博物学
日本“町人文化”,热衷“奇”
在江户时代,对博物学的热爱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将军、大名,下至普通的市民,都对自然界的动植物有探索的兴趣。
日本贵族的博物学,在蒋澈看来有两个特点:有钱、有闲。因为富有,他们能够聘请画师绘制豪华的彩色图谱;因为闲暇时间充裕,他们会结成社团组织团体活动。19世纪日本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贵族社团“赭鞭会”。“赭鞭”典出中国,传说神农有一支赭红色的鞭子,植物用鞭子一抽,就能被判断出药性。
平民的博物学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江户时期市民阶层兴起,代表商人、低阶武士审美旨趣的町人文化开始与贵族文化分庭抗礼
(町人即城市居民之意)
。 据王钊所述,江户时代的市民对珍禽异兽非常感兴趣,在审美上,相较于“美”,他们更关注“奇”。
园艺植物图谱是江户时期博物学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喜欢山茶花,据说这是江户时代日本园艺开始兴盛的原因之一。江户市民阶层热衷园艺,将花卉培育成奇特的样子争奇斗艳,他们还会在城市人流密集之处搭建棚子,将自己培育出来的盆栽置于其中供人观赏、举行花卉竞赛。
江户时期的万年青盆栽。此为1832年于江户藏前八幡神社召开小万年青展示会时所刊行的印刷品。
《朝颜三十六花选》。牵牛(朝颜)以花瓣珍奇著称。《朝颜三十六花选》描绘了各类具有奇特形态花叶的“变化朝颜”。画中描绘的牵牛花并不美,但奇特的花型吸引了江户时代的日本民众。
町人文化对“奇”的热衷,在江户时代的其他事件上也可见端倪。当时的日本人会用水生动物和骨骼制作伪造的美人鱼标本,用独角鲸的角仿制独角兽的“角”,并将这些物品卖给西方人,并由西方人真的信以为真。这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西方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奇观式想象。
博物画中的中日文化交流史
“唐绘”、“大和绘”与“南萍派”
研究日本博物学史,离不开博物画史料。从日本博物画的风格演变中,我们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文化交流史。
据嘉宾王钊分享,日本很早就继承了中国的绘画方式,他们把所有用中国技法绘制的作品都称为“唐绘”。最具代表性的画派即狩野派。狩野派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宗族画派,绘画题材和用墨技巧继承自中国传统。在分享中,王钊提到,日本很多将军府为了增加室内的采光,会在大厅放置贴金片的屏风反射太阳光。狩野家族画师作为德川家族的御用画师,会为将军府制作屏风,部分屏风画面取材自自然界。
狩野派屏风画
狩野派的作品较为正式,也被称作“男绘”。日本在中国唐代绘画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种绘画传统“大和绘”,又被称作“女绘”。唐代绘画会用到矿石颜料,颜色非常鲜艳,这种技法到宋朝没落了,但在日本保留了下来,并形成了风格强烈的民族传统绘画。大和绘因为画面色彩绚丽,题材私密,大多放置于内室用作装饰。
大和绘典型代表《源氏物语绘卷》
无论是狩野派画师还是大和绘画师,都在为贵族制作装饰画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动植物写生作品,成为今天的人们研究当时日本博物学的珍贵史料。
博物画中体现的中日交流不只如此。在江户时期,通过贸易的商船,中日文化依然进行着交流。清代有一名画师名为沈铨,字南萍,善于绘制工致精丽、赋色浓艳的作品。他的名声也传到了日本,被聘请到日本传授技艺。在日本,他创立了南萍派画派,对日本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日本的博物画,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中式构图。
日本南萍派代表画家宋紫石作品《花下栖禽》
除此之外,清代江苏画家恽寿平发扬的“没
(音同‘末’)
骨画”技法,也在日本博物画中影响深远。“没骨画”直接用颜色或者墨色晕染花叶,不用墨线勾勒轮廓。有一点类似于今天的水彩画。这种画法在清代花鸟画中属于主流,深刻影响了江户时代植物绘画,比如岩崎灌园的《本草图谱》画法就属于此类。
岩崎灌园的《本草图谱》
从江户时期到明治时期,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个连续的时期。日本江户时期的博物画画师,有人也在明治时代的机构内任职,为学生绘制自然课所需的教学用图。日本从中古到近代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明治时期人们近代化的自然观,也受到了江户时代博物学研究风潮的影响。
直播的最后,蒋澈谈到,博物学的近代化转型,在对视觉图像的接受观变化中也有所体现——人们是否把视觉元素当作接近自然的手段。“在古代,博物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听故事的学问,观看‘图像’则是比较近代的方式,这一点上,江户时代的人们已经做到了。“
直播回顾短视频:中国何时有系统性的博物学研究
新京报·文化云客厅——云享文化生活,live每周不停
更多直播活动,欢迎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文化客厅微信、新京报APP文化频道、新京报书评周刊微博活动预告
记者丨吕婉婷
视频丨罗拉
编辑丨张进
校对丨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