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北京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内的智能垃圾桶。
新京报讯 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内,在16个点位投放了35组“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完成注册的小区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桶自动“刷脸”识别身份,打开桶盖。智能垃圾桶为垃圾称重积分,积分可兑换盐、鸡蛋、纸巾,或满100元可提现。居民每月还可免费领取两卷垃圾袋。
社区居民将提前分类的垃圾投入所属垃圾桶。
投放点多数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分类最细致的投放点设有纸类、塑料、金属、纺织品、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7个垃圾类别。可回收垃圾由小区内回收商家直接收走;厨余垃圾经两道筛选送往小区内处理车间进行液化处理,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后,排入污水管网;其他垃圾运往街道密闭式清洁站,统一集装运往处理厂。
智能垃圾桶“刷脸”开盖。
10号楼的吴先生将家中的可回收垃圾送至回收点称重。据回收点工作人员介绍,回收时间为每天8:00-11:00、14:00-17:00,上周六收了六七百斤纸制品。
八岁的武辰熹小朋友搬了两趟可回收垃圾来称重,一共卖了四块钱,他说自己可以熟练进行垃圾分类。
社区厨余垃圾处理车间里,石师傅将混入厨余垃圾的塑料等杂物挑拣出去。
石师傅用水枪清洗厨余垃圾桶。
石师傅将分拣后的厨余垃圾送入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厨余垃圾经过液化处理后,降低收运成本,其排出的微生物通过管道流入污水管网,具有净化管道功能,无二次污染。
张师傅将其他垃圾运至德胜街道的密闭式垃圾清洁站。
张师傅排队等待进入密闭式清洁站。
德胜街道的密闭式垃圾清洁站内,工作人员处理其他垃圾。
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马瑾倩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