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一名95后研究生女孩火了!
4月15日晚,
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共同举办“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
武汉大学研究生、山东姑娘王琇琨
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代表,
向各国青年介绍了中国的抗疫经验和成果,
分享了她开展志愿服务
参与抗疫斗争的经历和故事。
点击视频,
一起来听听王琇琨的发言——
分享完自己的故事,王琇琨也给出了缓解心理压力的建议:比如居家时期养成良好作息,与家人深入交流,或是利用这段时间“充电”并规划未来。
她送给世界青年两个关键词:一是“信心”,困境是暂时的,只要坚信一切都会过去,我们就能保持冷静与坚强;二是“合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的团结、国与国的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从大方面说,中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疫情援助;从小方面说,作为中国青年,作为志愿者,作为90后,我所能做的是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贡献一份中国青年的力量。
——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 王琇琨
王琇琨短短几分钟的发言
引来网友们的称赞:
这位人美心善的女孩
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发挥青年力量的呢?
一起来听听王琇琨的故事——
要让医务工作者安心战斗
她决定投身志愿工作
疫情期间,王琇琨与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共青团组织的“志愿服务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关爱行动” ,组织1000多名志愿者与武汉600多个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庭进行结对,为年龄在5至18岁的青少年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疏导。
为什么会投身志愿行列?疫情初期,王琇琨也曾因行动受限、形势日益严峻而惶惶度日。改变王琇琨想法的是网络上有关志愿者的消息,这激起了她“做点什么”的意愿:“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奋斗在前线,他们的孩子一定需要陪伴。”
投身于志愿工作后,王琇琨的生活充实了起来。“太忙了,都感觉不到焦虑啦。”2月9日起,她一直为统筹医务人员子女线上辅导志愿工作奔波,匹配家庭和志愿者,优化教学方案,指导孩子的心理陪护,常工作到凌晨。
下面通过武汉大学对王琇琨的采访,
回顾她疫情期间的志愿经历——
在她看来,
志愿工作是双向的,
在照亮他人的同时,
自己也进行着蜕变式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
她深刻体会到——
志愿服务既帮助了他人,
也极大地激发了自己战胜疫情的勇气。
提起印象深刻的事,王琇琨说,3月18日志愿队收到了一封写给武汉大学团委的感谢信。 寄信人是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的汪昕医生,自疫情发生后,其所在的武汉儿童医院被征用为第二批发热定点医院,他也主动报名去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女儿的学习和陪伴问题变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武汉大学的关爱行动展开之后,他的问题迎刃而解,志愿者责任心极强,教学认真仔细,还与家长建立了微信群主动交流沟通。汪医生说,志愿者们不仅在学习上提供了帮助,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深深熏陶了女儿,“长大后,我也要做志愿者,服务更多的人!”听到女儿的话、看到女儿的成长,汪医生十分感动,为所有的志愿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
除了线上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王琇琨还打算组织志愿者为孩子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成长,等疫情结束后反馈给父母,让爸爸妈妈们能了解到他们不在身边时孩子们的点点滴滴。
疫情结束后,服务队还计划与有意愿的家庭继续保持沟通和交流,带领武汉的孩子们同游武大。
医务工作者孩子给志愿者赠画留念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
内心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1997年出生的王琇琨毕业于济南外国语学校,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德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
据介绍,4月9日,联合国特使办公室对王琇琨进行了线上面试,从疫情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开展了哪些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提问,经过前期的信息筛选和线上面试考核,王琇琨成为了此次网络研讨会的中国青年代表。
在发言的最后,王琇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告诉记者,能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与此次会议,自己既激动又紧张,发言稿反复修改了五、六遍。但当自己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时,内心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做志愿服务的信念。
济南外国语学校政治教师李东成曾是王琇琨的高三班主任,他评价,王琇琨一直在学校双语班,学习英语和德语,成绩一直很好,和同学也相处融洽,“她的组织能力很强,高三时担任班长,参与策划了毕业音乐会。”
高中三年,王琇琨担任过学校宣传部干事,班级团支书、班长,并成立了公益社团,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走进敬老院、爱护流浪狗等活动。 高三那年,王琇琨和德语班的同学们一起,撰写剧本、拍摄、表演、剪辑,一起拍摄了《济南名士多》微电影,用德语讲述老济南故事,并在相关比赛中获奖。
高中毕业,王琇琨以年级前二十名的成绩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德语专业。 本科期间作为总导演,主办了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校级迎新晚会,观众人数2000余人。同时参与校级、市级志愿者工作十余次。2019年9月,王琇琨考上了武汉大学德语专业研究生,并担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文体部副部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23岁的王琇琨用自己的行动,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成长护航。
王琇琨说:“未来我也想进入联合国,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自疫情暴发以来,
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中国青年,
或坚守岗位,
或成为青年志愿者、加入青年突击队,
奋战在防疫一线,
展现出优秀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贾亚特玛
通过联合国微博向中国青年发送了视频。
她表示,
我们的世界正面临着新冠病毒危机的考验,
中国青年在抗击病毒的过程中
表现出的团结、不屈和希望令她十分感佩。
中国青年的努力不仅对中国的战疫之战意义重大,
也对减缓病毒的蔓延、造福全人类
起到了有效作用。
她呼吁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
分享经验教训和防疫窍门,
号召青年朋友们通力应对、共克时艰。
好样的!
来源:综合整理自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微博、人民日报微博、齐鲁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