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国经济面临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至关重要。
风雨不小:坚持底线思维 直面风险挑战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困难不小。
首先,即便没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本来也不是面对着顺风顺水的坦途。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判断:从国际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从国内看,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其次,疫情发生后,中国经济一度在供给端遇到较大难题。主要表现在春节假期后的复工复产压力。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复工复产推进较快,复市复学等也在有序推进。来自供给端的压力,正逐步缓解。
最后,自疫情在全球加剧蔓延以来,很多国家按下经济社会生活“暂停键”,中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部分,在需求端遇到新的难题。一些地方、一些企业遇到了已能复工、却无订单可产的困难;国内很多公众的消费行为,受常态化防控所限,也尚未完全恢复。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中国经济都遇到了较多的难题。一方面,对这个局面不必大惊小怪。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在风雨中前进的。当前全球经济都受到疫情重击,中国即便在疫情防控上较为成功,但从经济角度看,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另一方面,对这个局面也要高度重视。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信心不倒:长期向好未变 韧性潜力都在
世界,总是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往前走。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黑天鹅”式的突变,但用长远眼光看中国经济,趋势、底色,并没有改变。
从近期情况看,受疫情影响,我国工业生产出现了一定下滑,但基础工业品和主要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总体稳定;传统服务业受冲击明显,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业持续增长;从投资看,前两个月受到抑制,而卫生防疫等重点工程建设在加速,重大项目复工在3月底前已基本实现。
在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被“憋”住了很多,但生活必需品相关消费有所增长,网上销售增温,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压力确实上升,但国家及时出台的诸多政策避免了企业大规模减员裁员,支持就业的很多动作已在展开;传统消费和产业虽遇到新难题,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展现出比疫情发生前更强劲的生命力。
看中国经济,一定要看全局、看长期。在中国经济肌体内,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压舱石。抗疫中口罩产能的巨变,就是鲜明体现。我国接近10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加上完整的产业链基础,意味着在冲击面前,进行调整修复的能力很强。14亿人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可能因疫情影响而暂时受限,但它的空间与潜力,本质上并未消失,仍稳稳地在前方等着我们。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力日益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保持着持续活力。抗疫斗争中,中央按既定步调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大改革,体现出改革创新对内在活力的激发。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进程里,都埋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广,这些特性,显然,并没有随着疫情到来而改变。我们实事求是地直面眼前难题,当然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趋势,把握住我们信心不倒的内在原因。
谋变要早:识变应变求变 主动化危为机
抗疫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他特别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有信心、有底气,不等于在风雨袭来时,可以故步自封,可以简单地以不变应万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不断地应势而动,在科学主动的变化中,发展自己,巩固自己,解决难题,跨过险滩。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积极变化,已在我们身边呈现。兜底式的公共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得以加强,尤其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企业;而致力于激发内在动力、活力的发展政策、改革任务,也在加快部署、落实。确实有一些企业,被疫情带来的突变,冲击得“有些懵”,但更多的企业在积极尝试各种变化——变中求生存、变中求机遇、变中求发展。
在全球大疫带来一波暴风骤雨之时,天上只会下更多的雹子,而不会掉下馅饼来。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都得坚定信心、开动脑筋、迈开双腿。
(文丨特约评论员 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