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疫情峰值仍未到来,而不少疫情严重地区的医疗系统已超负荷运转,医疗物资极度匮乏。与此同时,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梗阻,消费需求严重萎缩,美国股市数次熔断,全球经济衰退似乎已无可避免。有学者称,世界正面临自“9·11”恐怖袭击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疫情再次提醒世界,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也没有任何国家是安全的“孤岛”。面对危机与挑战,国际社会要展现理性与智慧,以建设性姿态加强全球合作与多边协同,共渡难关。
疫情也暴露出各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但必须指出,此次疫情突如其来,且系新型病毒导致,从认知到应对,难免经历曲折探索,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实属正常。这归根结底是由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特点和人类对大自然认知的局限决定的,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各国尤其是大国有责任为全球“战疫”合作营造良好氛围。以邻为壑,委过于人,散播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言论,只会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令世界人民寒心。
在全球“战疫”的紧要关头,当务之急是通过双多边渠道促进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协调,及时对疫情重灾区提供医疗和物资援助。着眼长远,还应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病毒溯源、疫苗、抗病毒药物、疗法研发等领域国际合作。由于任何国家的医药生产能力都难以满足全部需求,还要探讨开展疫苗、药品等领域国际产能合作,确保全球医药品供应链安全可持续。
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流行病治理的正式渠道和主要机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动中,世卫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应恪守多边主义,维护世卫组织权威,强化世卫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和沟通作用。这不仅关乎国际道义,更攸关全球疫情防控大局。
联合国是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生物防扩散与国际合作机制,防止生物技术被恶意使用,同时充分保障各国平等享受生物科技红利。这将为生物安全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
澳大利亚集团等多边生物安全机制应结合此次疫情凸显出的问题,反思自身制度和实践中不合时宜的做法。为弥补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安全能力赤字,小圈子模式要不得,歧视性出口管制壁垒必须去除。
疫情暴发后,生物实验室安全问题一度成为舆论焦点。随着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与相关技术的传播,探索制定必要的“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加强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分享,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类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未来恐怕仍会重演。在全力应对疫情的同时,我们也要总结经验,思考全球生物安全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丰富应对生物安全危机的工具箱,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而在下一场危机来临时更加从容。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类社会历史上曾无数次与病魔和疫病斗争,也都靠着科学与理性取得最后胜利。只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善思善行,新冠肺炎疫情必将得到遏制,人类也将收获更多经验与智慧,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http://chanpin.wlchinah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