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给在武汉支援的疾控队工作人员发放纪念证书。供图/受访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首道防线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要来武汉的?
吴浩:我在2月5日下午4点收到外派通知,次日下午1点接到电话,3点在西客站集合前往武汉。当时根据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的统一安排,有27名基层全科医生和疾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社区防控小分队。第二天,我们就到13个区实地调研,现场“排雷”。
新京报:这两个月里,各地派出大量专业人员支援武汉,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员投入到临床医疗方面。和他们相比,你们承担的角色是什么?
吴浩:控制疫情,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是基石。如果社区防控失守,源头是得不到控制的。临床治疗,解决的是存量问题,社区防控,解决的是增量问题,增量不控制,就算建再多的医院,也无法承受。
新京报:到武汉之前,你对疫情的估计是什么样的?
吴浩:从通知到出发很匆忙,谁也没想到武汉的情况这么严重,原本以为两周时间就足够。
新京报:你在武汉看到了什么?
吴浩:一片混乱,让人很震惊。当时患者非常多,医疗资源被大量挤兑,没有床位,患者四处奔波;居民小区没有封闭管理,市民无序流动,有的还不戴口罩;涉疫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妥当处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很大,情绪脆弱,有的见到我们就哭了。
新京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吴浩:必须把局面控制住,把人员流动控制住。武汉已经排查过多轮,但排不干净,如果所有人都上街乱跑,其中还有一群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条件全部检测、怎么可能排查得完、又怎么可能切断传播呢?只有一个办法,把每个人同时视作感染者和正常人。
新京报:这意味着什么?
吴浩:正常人,不要出门,以免感染;感染者,更不要出门,以防感染别人。答案就很清楚了,采取强硬的封控措施,包括商超和小区。调研之后,我把这个建议反馈给政府部门,很快得到了采纳,2月9日,江岸区发布通告启动住宅小区封闭管理,2月11日,武汉通告全市统一小区封闭管理。在居家隔离的期间,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自愈,一部分感染者在2周内发作,可以查出来,这样就减少了社会传染。
新京报:这个举措很强硬,面临哪些困难?
吴浩:这是当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必须有强有力的管制力度,所以我们建议由疫情防控指挥部牵头去做。也有人提出,老旧小区没有围墙怎么封?那就街区封锁,用围栏等把路口堵住。不可否认,居家隔离存在感染家人的风险,但为了保护更多人,只能这样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吴浩给在武汉支援的疾控队工作人员发放纪念证书。供图/受访者
武汉很快将迎社区解禁
新京报:从2月7日到现在,你看到武汉基层防控的局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吴浩:你也在武汉,肯定也看到了巨大的变化。刚开始超市是开放的,随便逛,一些人不戴口罩;进出小区,没有人测量体温。整体处于失控的状态。封闭管理的举措落实后,移动传染源控制住了,能够腾出精力建立方舱,然后一个个排雷、救治,专心消化存量。慢慢地,到了控制平衡阶段,我们开始划分风险级别,研究社区逐步解禁。
新京报: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吴浩:我们见证和参与了这场社区防控的战役,挺有成就感的。
新京报:你在北京的时候,也在方庄地区推广了联防联控的工作,当时的经验有用到武汉吗?
吴浩:北京和武汉的形势还是不一样。北京的确有一些输入型病例,但很快控制住了,没有形成社区传播。武汉已经搞不清谁是“敌人”了,所以只能采取封闭管理的方法。
新京报:武汉什么时候能迎来彻底的社区解禁?
吴浩:我们在积极指导解禁,条件是宣传覆盖、知识传播、应急预案和控制措施到位。具体的时间我不能说,但很快了,先看看明后有没有特殊变化,再观察一个潜伏期吧。
疾控组暂缓离鄂 预计一周后分批撤离
新京报:最近,湖北发出了国家及各省援鄂疾控工作队暂缓离鄂的通知,这是出于什么目的?
吴浩:暂缓离鄂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第一个是解决当地对新冠肺炎相关标准不熟悉的问题,第二是帮助指导湖北地区复工复产。
新京报:怎么发现第一个问题的?
吴浩:前两天引起社会关注的无症状感染者和患者复阳的问题,实际上是居委会误拉警报。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确诊患者;所谓的复阳,也并不属于新增案例。这反映出基层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对转诊流程还是不太熟悉,因此产生了误解。随着我们对新冠肺炎的不断认识,一些标准更新的频率比较快。
新京报:疾控人员如何指导复工复产?
吴浩:要做的工作很多。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到位,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去判断。比如前段时间火车站开始专业消杀,消毒剂喷多了造成污染、喷少了达不到效果,都要进行检测;比如学校等特殊场所要如何处理,经过长时间隔离的市民心理状态如何、是否需要疏导,等等。
新京报:这支队伍的规模有多大?要全部留下吗?
吴浩:疾控人员来了将近1000人,但并不是全部留下,有一部分是跟着各地医疗队来的,各地根据需要留一部分。
新京报:他们具体开展哪些工作?要在湖北待多久?
吴浩:留下的这些人,主要是为湖北培养一支基层防控的队伍。他们对湖北的业务骨干培训专业标准,之后再由骨干层层往下培养。培训现在已经开始,他们不会滞留很久,预计一周之后就能分批撤离。
新京报记者 戴轩
http://www.wlchinahnzz.com/latest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