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贾文生介绍,学校针对贵州12个特色优势产业成立了12个专班,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当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也是春耕的关键时节,首次公开专家联系方式,主要是为了方便农民在疫情期间随时咨询。
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是百人专家团中精品水果产业团队负责人,他在两周内接到了近百个咨询电话。他说,除了日常技术问题,农民还很担心未来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有些专家团队正在提前对接地方政府,打通销售渠道。
潘学军现场为农民培训葡萄修剪及春季管理方法。受访者供图
两周接到近百个咨询电话
新京报:你带领的团队主要负责什么?
潘学军:我所在的精品水果产业团队是贵州大学12个服务团队之一,这次公布联系方式的团队8位专家,各有擅长的果树品种,比如樱桃、猕猴桃、柑橘、李、核桃等,每人都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以及丰富的下基层指导经历。
我们主要负责免费指导基层技术人员、农民老乡进行果树产业、品种选择,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培训,并帮忙对接企业和市场资源。尤其是贵州省9个深度贫困县和3个贫困人口较多的县,是今年帮扶的重点。
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农村当地的“土专家”。
新京报:为什么要培养当地的“土专家”?
潘学军:“土专家”本身是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民,是高校科研人员和农民的中间对接人。技术落地如果只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那么多农村跑不过来。
我们在当地培训过程中挑选出热情高、学得快的,把他们培养成“土专家”,日常帮助农民们解决基本问题,解决不了的找我们,这样就提高了效率。专家们研发出的实用新技术,也通过他们推广到农村当地。所以他们也是农村的“科技二传手”,对于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京报:2月底公布了专家团联系方式后,你接到了多少个咨询电话?
潘学军:两周时间接到了将近100个咨询电话,平均每天六七个,主要是省内农民打来的。
三农服务我们做了很多年,公布电话之前,很多农民就有我的联系方式,指导过的老乡基本都知道。也有人拨打贵州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说找研究葡萄或核桃的潘学军老师,从他们那儿转过来。
季节不等人,现在每周一半时间要下乡
新京报:疫情期间,还会下乡指导吗?
潘学军:一般问题电话就能解决,或者通过微信传照片、视频来指导。线上解决不了的,就到农村现场指导。很多老师都经常自己开车去田间地头,偏远的地方可能单程就要四个小时。
现在我们一次去两三个人,比之前减少了。给当地农民培训也主要选在田间,空气流通,人数控制在十个人左右,都戴着口罩。
新京报:家人支持你下乡吗?疫情期间会不会担心你的安全?
潘学军:最近疫情期间,家里人对我下乡会有些担心,每次出门都提醒我戴好口罩。回家以后,女儿都会把我的衣服接过来挂到阳台上晾着,还会叮嘱我仔细洗手。
其实,我们夫妻俩都是农学院的,夫人平时要上课、带学生,管理实验室,时间也比较紧张。我因为经常要下乡,陪孩子的时间更少。我们两人一直是相互支持。
做三农工作不存在周末,尤其是春耕期间,什么时候来事儿了必须马上做,季节不等人。现在每周我大约有一半时间要下乡,早上七点多出门,当天来回,不给老乡增加负担,也希望能早点回来给家人买个菜做顿晚饭,和孩子们说说话。
潘学军现场讲解核桃高接换优及提质管理方法。受访者供图
农民最担心农产品滞销问题
新京报:当下防疫时期,也是春耕的关键节点,果农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潘学军:除了日常技术上的问题,不少农民主要担心未来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比如樱桃4月下旬就陆续成熟了,保鲜时间短,必须尽快卖掉。但由于疫情,销售可能会遇到困难。
贵州因为疫情不是特别严重,省内也为农资运输开通了绿色通道,省内物资流动都能保障了。但省外来的还有些问题,要先隔离14天,这样一些活就没法做了。
我们也有团队在提前对接地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由政府牵头,联系电商等平台,打通销售渠道。
新京报:在指导农民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潘学军:我们一直在梳理以往的科研成果,想办法凝练技术,提升效果。后来在下基层指导时发现,最好的技术不一定最适合当地农民,技术落地到农村最重要的是要能让农民接受。
比如,我花了9年时间遴选出4个核桃优良品种,但在推广中发现,只有其中一个品种被老乡们广泛接受。后来我发现,原因是很多农民不愿意增加人工授粉环节。
其他三个品种的核桃树都是雄花先开放,雌花晚开大约一周。没有配置授粉树的园子,需要农民在这段时间差内,把雄花采摘下来放进冰箱保存,等雌花开放以后,再把雄花挂到树上,通过风吹自然授粉。实际上,这种方法在山东、四川等地应用很普遍。
这段经历也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为了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新的实用技术,我们开始注重示范基地建设,实际成果的展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新京报:在和农民的交往中,有没有让你内心触动的地方?
潘学军:从事三农工作,跟老乡接触最多。往往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风土人情淳朴,当地的老乡对我们有很深的感情。
每年过年都有很多老乡会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过去喝酒,并感谢我们提供的帮助。有时候去他们果园里指导,彼此之间话虽然不多,但老乡握着你的手,神情之中能明显感受到他对你的感情。
我觉得做三农工作就是这样,要和老乡打成一片,他们增收了,我们也心安。
“农科人必须深入第一线”
新京报:在你看来,为农民成立专家团有什么意义?
潘学军:一个产业要发展好,必定需要科技的支撑。农业与科技的融合遍布于农业全产业链,同时也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如果仅仅依靠一个领域或少数人,是玩不转的。农业服务的发展一定是依靠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做的,才能有多少斤?
所以要聚合涉及产业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互相交流、启发、配合,才能真正把三农服务做到最好。这也是成立专家团的初衷和意义。
新京报:对于高校农业科研成果和实际产业相结合,你有什么建议?
潘学军:科研和农业的结合发展,我认为可以凝练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从农业产业中发现问题,用科研技术成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从农业实践中再度总结提炼,使科技成果精细化,继续反哺于农业。
农科融合,从科研人员角度,需要我们首先投入到三农工作的第一线,用知识和技术去破解实际问题。走到土地上,这是新时代农科人应该做的。从个人成长来说,也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发现实际问题。
我从2005年到贵州工作,用前三年走完了贵州省88个县,把这里的风土人情、自然条件调查了一遍,这为我后来从事三农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如今加入三农服务的队伍已有十余年,有了感情,也就愿意付出。我觉得认准了一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就像研究果树,没有五到十年的积累,很难做出成果。专家团的成员们也都是这样做的。
新京报:在帮扶农民方面,你所在的团队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潘学军:今年,贵州省水果种植面积超过800万亩。在这样一个规模背后,果农们对实用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整体水平还不高。要找到实用技术和地方水果产业结合的更好的组织模式,把好的技术应用到技术覆盖度低的区域来提高水果产业产出,实现提质增效,这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核心。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项玲
http://www.gzwug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