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征信系统此前一直在完善其囊括的项目,本次惊呼二代征信系统“狼来了”的第一声警报竟然来自于房产中介。因为在正式上线前尚有短时间的维护期,中介动员那些意图以假离婚来降低房贷首付的赶紧“行动”,在窗口期消失前享受最后的红利。这一使用范例,生动体现了社会民众对二代征信系统的爱与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央行征信中心负责人介绍,二代征信系统包括三方面信息:一是个人信贷信息,实现对个人金融信用的全覆盖;二是“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信息,包括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帮助缺少信贷记录的人建立信用档案;三是公共信息,包括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情况。
从积极意义上讲,二代征信系统围绕个人的经济行为建立了一整套评测机制,有助于提高经济关系中信息共享的透明度,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损失。不过,考虑到征信应用的许多审查场景,征信对个人权利势必造成挤压,要求后者让渡,这就对征信系统本身的合法性及应用中的公平提出了苛刻要求。
比如二代征信系统对夫妻共有房贷的体现——作为共同借款人,夫妻双方征信均体现负债。这意味着,即便离婚,非主贷人再次买房属于有房有贷,首付80%。这确实可以堵塞假离婚降低首付的漏洞,但如果是真离婚呢?如果非主贷人没有在财产分割中拿到房子,他/她在离婚后再次购房仍按照有房有贷来审核,就很不公平。最严征信就有可能在做“好事”前干下“坏事”,用堵塞漏洞的方法伤害无辜民众。
二代征信对信用卡的监督覆盖,可以防止信用卡“接龙”还债的手段,这对某些靠信用卡滚动维持生计的人明显不利,有可能令这种个人的经济“自转”陷入停顿,或许有助于个人戒断对信用卡透支的依赖,整顿更健康的个人财务。这些当然都是二代征信的正面价值,也需要人们全面看待系统的意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问题是,征信活动是一种信息服务,但不是所有的信息服务都是征信。一般而言,个人的债务信息,以及与其偿债能力、偿债意愿有关的信息,才是构成征信的逻辑主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信用违约风险。但以目前操作的逻辑看,给人感觉,二代征信系统要想建立无上的权威,就必须竭力挖掘个人生存的经济信息。征信系统从一出生,就带着占有公民信息的勃勃野心。这正在形成一种社会管理的倾向,将越来越多的公民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征信系统不堪负载,但治理者乐此不疲。
这种将个人信息作为管理手段的倾向,此前在广受诟病的各大城市社会信用体系中,已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交通违章纳入征信系统,武汉将道路停车费欠缴也纳入征信,还有人建议将医闹纳入征信……五花八门,征信系统成了万能系统,但凡需要惩罚和诫勉的地方都引入征信系统。对征信系统的滥用和盲信,实际上构成了征信系统强大与脆弱的特点,甚至可能会崩盘。
2017年6月,湖北襄阳抓拍神器上岗,闯红灯将被拍照曝光并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与征信系统扩张其信息领域同时发生的,是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更大的考验。截至去年11月底,个人征信系统接入各类房贷机构共3693家,基本实现了对个人金融信用信息的全覆盖。个人的综合信息越是容易一览无余,也就越容易成为各类商业机构争夺利用的对象。
如果信息泄露,或者征信在没有得到个人授权的情况下就被利用于某一商业领域,就相当于,将个人核心信息,住址、电话、配偶、房产、贷款等置于非常不安全的境地。这种潜在的个人危险很容易被狂热、激进的征信神话所掩盖,务必要制定严格的门槛和措施来防患。
然而,目前无论从立法执法还是从实际层面,我们都看到,重采集轻保护的情况比比皆是,以征信名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更不在话下。这背后既有懒政思维使然,将行政良治等同于信息控制;也有商业牟利的小算盘,依靠征信系统逼迫个人就范,在公民信息库上谋划盈利模式。
征信系统越是苛刻,个人权利越是逼仄,公平对待个人权利越困难。比如上述有关夫妻共有房贷的征信,遏制假离婚没错,但真离婚的合法合理权益就会被征信系统踩在脚下。对那些只依靠征信系统来对公民“画像”的,得出的很可能是扭曲的印象,进而按照偏见来对待个人权利主张,这对公民权利都不是好事。
总之,史上最严征信系统且慢为它欢呼,或者说,要识别那些为它欢呼的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欢呼。再回头来对照下,在征信系统的管理下,一个正常的经济行为如何被其影响、控制。如果迷信征信系统无所不能,那一定伴随着个人权利的损害。“史上最严”不该只体现在信息的广度上,更应该体现在保护个人隐私个人权利上。
http://b2b.yixiin.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