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瓦尔泽
马丁·瓦尔泽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父母经营祖传下来的餐馆兼旅店,父亲在他十一岁时病逝。他很早就帮忙经营餐馆,做过账,也运过煤。1944年他应征入伍,1946年上大学。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写作,1953年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活动。1957年,瓦尔泽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惊马奔逃》
(1978年)
、《迸涌的流泉》
(1998年)
和《批评家之死》
(2002年)
等。其作品因对反英雄形象内心矛盾的塑造而著称。他曾获得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包括著名的德国书业和平奖
(1998年)
、毕希纳奖
(1981年)
等。
德国书业协会在向他颁发书业和平奖时称:“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
瓦尔泽的小说主要反映德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作者揭示他们寻找个人幸福以及在事业上的奋斗,侧重于描写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纠葛。他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我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马丁·瓦尔泽的写作依旧在继续,对德国二战历史与自我人生的内省也尚未结束。在今年最新翻译引进的小说《逃之夭夭》中,瓦尔泽反思自己在二战时期作出的选择
(他曾加入纳粹德国防空部队)
,反思作家与语言的关系。历史与身为作家的指责让他长期无法认同自己的生活。“我的日子有点太美了”,书中的一切反思都以此开始。《逃之夭夭》在2017年于德国首次出版,它几乎融合了瓦尔泽过去写作生涯中留下的所有思绪。这本书也是我们的年度阅读推荐120本入围书目。
《逃之夭夭》,[德]马丁·瓦尔泽 著,黄燎宇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采写 | 柏琳
和亦敌亦友的同代人君特·格拉斯迥然不同,瓦尔泽的写作在涉及历史问题时,几乎不用政治性或群体性的公共语言,他认为写作是个人化的表达。在德国,曾有人批评他“把良心私有化”,他不予申辩。在瓦尔泽眼中,如果写出了《铁皮鼓》的格拉斯是一个热衷于教育大众的人,那么他就只是一个表达信仰的人。
然而,即使写作对于瓦尔泽来说是私人化的,他的一生仍然经历了诸多风浪。“瓦尔泽是制造政治雷阵雨的作家,”德语翻译家黄燎宇这样评价他。瓦尔泽不仅在2002年出版的《批评家之死》因涉及“犹太/种族主义”敏感禁忌话题在德国媒体及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更多的人记住他,则因为他在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时在保罗教堂的一场演讲。
在那场演讲中,他不仅承认自己至少有20次遇到集中营画面时“扭头不看”——此举违背了“正视”历史的道德律令——他甚至明确反对在柏林市中心修建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计划,因为这无异于“把耻辱化为巨型艺术”。讲话结束后,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现场听众起立鼓掌,但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主席指责瓦尔泽是“精神纵火犯”。瓦尔泽对奥斯威辛被“工具化”表示不满,他认为个人对历史应该自发性反思,“奥斯维辛”这个字眼,不应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道德大棒”,否则人们无法自由思考。但他百口莫辩。
瓦尔泽在朗读《一个寻死的男人》。(歌德学院供图)
时间过去近20年,瓦尔泽已不再和当年那样怒发冲冠,在德国文坛经历了长期戏剧化的斗争后,他越来越相信,要为自己写作。2008年,受歌德学院
(中国)
之邀,瓦尔泽首度访华,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就文学创作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2009年,他因其小说《一个恋爱中的男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再次造访中国。2016年九月,瓦尔泽携带新著《童贞女之子》和《一个寻死的男人》第三次来到中国。
瓦尔泽变得更温柔了,他在2002年以后的写作重心,移向了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关于爱情和背叛,关于衰老和死亡,关于信仰。这些看似远离公共性的命题,柔软外壳下包裹的却是某种稳健的内核——“除我自己之外,我不想让任何人信服什么。如果我能信服我自己,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相爱,并不一定要具备相爱的知识
新京报:你在2011年写成的小说《童贞女之子》即将迎来中文版,这本书在德国被评价为“一部狂野而包罗万象的小说”,你如何看待这部作品?
瓦尔泽:《童贞女之子》探讨了一个人整体性的存在,只是故事的发生限定在多瑙河-博登湖区域。这部小说中代表了我人生中的一切,难以概括。它涉及对基督教信仰的看法,对语言价值的看法,对爱情和背叛的看法等等,所有我生命中重要的主题。
新京报:《童贞女之子》的主人公珀西被母亲告知,不需要男人就生了他,他就像一个“现代耶稣”。然而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父亲,但最终可能是他父亲的三个男人都死了,这悲剧性的结尾是有怎样的寓意呢?
瓦尔泽: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耶稣在我的潜意识中就存在了。这部小说并非要表现耶稣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危机,事实上,后来出现了可能是他父亲的三个男人都死了,这三个男人都没有让他信服。
我创作这个形象的关键是:主人公珀西问芬妮妈妈,他的父亲是谁,妈妈说我怀上你是不需要男人的。这样一句荒谬的话,珀西就相信了。他觉得自己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怀疑。长大以后,他并没有因为掌握了普遍性常识而放弃母亲给他灌输的想法,坚持自己是个没有生父的孩子。他不愿意传播自己的信仰,但他希望能够保留自己的信仰。
新京报:传播信仰需要依赖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和文字代表着知识,这本书里表达了很多对于知识和信仰关系的思考,在这方面,我知道你深刻地受到了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影响,能否具体谈谈?
瓦尔泽:这个问题我可以说一辈子
(笑)
。克尔恺郭尔是我需要的人,我花了十年来阅读他。洞悉一切事物的克尔恺郭尔说过,“我们得到的知识太多,对知识的用途又知之甚少。我们还没有开始真正的行动。所有人的存在都需要实践,不然存在就没有意义。”他一生用了很多笔名来写书,教导大家怎样去实践,告诫众人不要总做一个思想者,而应该去体会真正的存在。
克尔恺郭尔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方法来阐述宗教信仰,宗教永远不是一种可以直接体会的存在,而需要一种间接的感知。比如他说过:我们永远是在一种对立的形式中去体会存在。这句话又把我导向了我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卡尔·巴特的一句话:“神学在任何状况下都必须有叙述性。”
在《童贞女之子》里,信仰问题并没有纠结于神学家的推理,而是借助于生活经历的叙述。珀西有一个尊敬的导师法茵莱茵教授,对于信仰的表述更多来自这个人。法茵莱茵曾说过一句话,可以看做这本书里探讨信仰问题的基础:“我们信仰的,比我们知道的多。”这句话适用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相爱,并不一定要具备相爱的知识,而是你相信我爱他,就可以去爱。
另外一句话,也是法茵莱茵说的:“信仰就是攀登并不存在的山峰。”信仰是一种天赋,就像乐感。而如果每次都企图寻找词语来表达信仰,一定以失败告终。现在的词语都上过学,学校里全都破坏了信仰的能力。知识者的知识都来自他人,而信仰者可以立足自身。
《寻找死亡的男人》, [德]马丁·瓦尔泽 著,黄燎宇 译,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年10月版
坏小说才会去改良社会
新京报:谈到用语言来表达信仰的不足,你似乎一直对语言的价值有怀疑,并且不认为谎言是不道德的,是这样吗?
瓦尔泽:我曾有过一个不严谨的表述——认为谎言只是语言学的问题,这里我需要重新解释。在真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出于爱才去撒谎,为了爱而牺牲真相。但为什么大家对谎言都有负面看法?因为上层建筑,无论是国家政权或是教会,他们害怕失去统治权,所以想让所有的臣民都如实说出想法,以此来巩固统治。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为了刻意掩盖其本意,并把谎言看做是一个与道德有关的概念,但谎言其实只是一种统治形式的产物而已。在实际语言中,真实和谎言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相互交融的。说谎言是如何败坏了道德,是一种廉价的道德宣判。对于作家来说,谎言是一种生产力,我们可以把谎言作为真话的对象去描述,而不做道德判断。
新京报:那么对于作家而言,小说的用途是什么呢?你曾说过“乌托邦是小说的命根子”,你认为小说可以有改良社会的功能吗?
瓦尔泽:坏小说才会去改良社会呢。我永远为自己写作,不为别人写作。作家怎样认识社会?说到底,在于怎样认识自己。每一个作家首先需要描绘自己,在历史中寻找自我肖像,建立与历史的关联。小说的功能大于社会批判。任何一本以社会改良为目的的小说,都是一个“善意的错误”。
我写作,是因为我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模样,生活中的“匮乏”是我的缪斯。为什么我要发表?因为我想知道自己对于生活缺陷的这种体验,究竟是个体认识,还是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发表之后从读者的反映来确信,我并不孤独。
新京报:你说自己的写作受到尼采非常大的影响,这是指什么方面的?
瓦尔泽:我从15岁开始读尼采,之后从来没有终止读他。我的床头柜上永远摆放一本尼采的书。我认为尼采是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所有的作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在我看来,尼采作为一个作家,语言表述尤其准确,他在尝试做一种努力——描写我们如何获得一种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他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可以成为别的作家使用语言准确性的标尺。
尼采在哲学理念上没有表现得比其他德国哲学家更优秀,他并没有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却是哲学语言精准性方面的天才。比如德语里有一个词表示“良心不安”,尼采说:良心不安是指你的性格配不上你的行动。就是说你的性格太弱了,配不上自己的举动。尼采不是要创建一个体系,他对哲学的描述极度贴近个人生活。我希望自己也能具备这样的特性。
2002年6月,《批评家之死》在德国出版后畅销,并引起一场风波,被多数人当作“反犹小说”来读。君特·格拉斯出来为瓦尔泽鸣不平,称该书“绝无反犹倾向”。
德国现在是世界上最没有危险性的民族
新京报:作为一个和联邦德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你曾明确反对把奥斯维辛当做“道德大棒”,很多人说复杂的德意志历史让当代德国人来背负,是过于沉重了,“正常化”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你是否认为而今德国人的精神状态不正常?
瓦尔泽:你需要小心自己提的这个问题哦
(大笑)
。我的家族1722年之前定居在瑞士,1722年搬到德国,之后就是正宗的德国家庭了。我对于德国人的了解,首先来自阅读。荷尔德林、席勒、布莱希特、尼采、黑格尔……我对德国的体会是通过文学和哲学来获得的,而非来自一首民歌或一场战争。像康德、荷尔德林这样的德国人,大家看他们的作品,怎么会觉得德国人思想不正常,精神不自由呢?从我的家族经历和知识分子的传统来说,我认为不存在这种精神不自由的问题。
新京报:对于一个先产生了歌德和尼采,后来又产生了希特勒和戈培尔的民族,一个既有瓦格纳又有希姆莱的民族,德意志又有“诗人和哲人”,也有“行刑者”,你如何理解当代的德国人?
瓦尔泽:的确,在20世纪德国人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没有从前那么自信。但是我们又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德国现在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危险性的民族——可以不用制造出很大的声响,就获得平静的生活。
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如果你观察赛前演奏德国队国歌的场景,你就可以看出,他们在唱国歌时很害羞,低一点头,嘴唇轻轻蠕动,不会大声唱出来,这就是德国人现在的状态。当代最典型的德国人就是安格拉·默克尔,我是默克尔的崇拜者。http://news.ffsy56.com/list/3930/
本文刊载于2016年10月1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