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里与中国关系最“亲密”的院士马悦然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在家中辞世,瑞典学院在其官网公布了这一消息http://www.yixiin.com/quote/。
95岁的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是瑞典学院的终身院士,也是这些年来唯一可以直接阅读中文作品的诺奖评委。他前后两位妻子都是中国人,他翻译过的中文作品数量和题材都甚为广泛,从陶渊明到老舍,从《水浒传》到莫言。
他的翻译一度成为人们猜测诺奖可能会颁给哪位中国作家的风向标,在2012年与妻子陈文芬来到上海时,陈文芬就提及,马悦然很早就在翻译莫言的作品,但是直到莫言获奖后,才拿给出版社出版,因为他认为,一旦让太多人直到他翻译哪位作家的作品,就会引起人们对诺奖的各种猜测。
马悦然1924年出生在瑞典南方,1946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就读期间,他跟随汉学家高本汉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音韵学,师生俩在做学问上都一样发奋,此后马悦然也确实成为了高本汉的得以门生,在《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一书里,马悦然讲述生活里老师的模样。
1948至1950年,马悦然来到中国四川进行方言调查,此后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中文系讲师、瑞典驻中国大使馆文化秘书、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等职务。1948年翻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他译介中文作品的开端,他也是最先将《水浒传》和《西游记》译为瑞典文的人,此后又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大量作品。先后翻译了中国古代、近代、当代作品五十余部。
当1985年接到瑞典学院入选院士的电话通知时,马悦然正在北京,此行一同出游的还有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后者于2011年获奖诺贝尔文学奖,马悦然一直致力于推广老友的诗歌,并担当其诗集的中文译者。当北京行,马悦然告诉特朗斯特罗姆自己入选院士时,老友很是替他高兴,可他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很多人希望特朗斯特罗姆可以成为院士。
事实上,在成为院士的两年前,马悦然就把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和英译稿交给了北岛,并问询其是否可以翻译成中文。而2012年的中国行,马悦然很重要的任务也是推介老友诗集的中译本。
不过成为诺奖评委后,作为中文作品译者的马悦然对于自己的双重身份也有困惑,他曾经表示,一旦自己发表某位中国当代作家的译文,就会有人猜测其可能获得诺奖。随着马悦然的辞世,这样的猜测当然也会消散,但诺奖评委中何时才能再有一位精通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评委,也就成为了未知数。http://news.yixi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