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9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九寨沟看到,地震两年后,诺日朗瀑布已恢复以前伟岸的身姿,“轰轰隆隆”的瀑布声再次在山谷间响起。
据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九寨沟地震后的修复是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 但经过上万年钙侵蚀形成的诺日朗钙华瀑布,如何在震后两年就得以重生呢?
澎湃新闻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科大”)环资学院其利用微生物矿化,经仿生技术促进钙华地质形成助推九寨沟震后恢复。该院环资学院大污染物安全与调控团队用了一年时间,为诺日朗瀑布成功“补钙”,经自然恢复,其恢复到了现在的模样。
填补裂缝,仍需自然恢复
9月26日,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前夕。澎湃新闻在诺日朗瀑布见到了正在对这里进行数据采样的西科大污控团队。据带队的赵学钦博士介绍,他们是特地赶在景区对游客开放前进行地表水化学,微生物群落结构,钙华沉积等方面数据进行监测。其中包括生物取样、水样、粉尘取样等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景区开放前后相关数据的对比,为景区人流量控制和科学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作为修复诺日朗瀑布的专家团队负责人,他说,这些监测是诺日朗瀑布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并不是恢复到现在这样就结束了。
赵学钦说,曾被称为中国最宽钙华瀑布的诺日朗,变成了一涓涓细流。他们进行现场勘探,发现上面有一个长裂缝。裂缝对整个坝体稳定都构成了威胁。
西科大同九寨沟管理局进行科研合作,通过适当人为干预,用震掉的钙华体往上回填,对大体整个诺日朗瀑布进行保育工作。“不然裂缝会越来越大,可能发生崩塌。”赵学钦说。但人为引导只是让诺日朗瀑布完全恢复的第一步。
他表示,实际上,2018年6月,诺日朗瀑布已经恢复成现在这样了,但要让它完全恢复,还得依靠大自然。他们现在进行监测,只是为了掌握相关数据,景区管理部门依据这些数据才能对景区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为景区自然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这种监测可能会持续5至10年。
据该团队负责人代群威博士介绍,他们遵照同质同相,自然增强的科学方法,对诺日朗瀑布震损部分成功进行了修复。现在瀑布坝顶稳定,微生物结构恢复的很好,而少量损毁的植物还需时间。他称,这是西科大这项专利技术在世界上的首次成功应用。
为诺日朗瀑布“补钙”的团队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风景区的诺日朗瀑布受损严重,地震导致瀑布钙华体垮塌长约20米。地震之后,西南科大环资学院代群威撰写了《震后九寨沟钙华景观探测及修复保护工作建议》。经相关专家一致认可及推荐后,西南科大首批获准进入九寨沟景区开展先期采样工作。
据西南科技大学报报道:2017年10月16-21日,西南科大污染物安全与调控团队一行12人,进入九寨沟景区主要震损区域,开展火花海、诺日朗瀑布等核心遗产点的应急性监测、坝体孔隙探测与风险评估、重点区段钙华分析与修复配方准备等工作。
报道称,新生污染物安全与调控团队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介入”为修复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坚持“同质同相”的原则,选择环境友好的材料进行保育性修复。
在前期的科研工作中,代群威通过对黄龙地区的钙华研究发现,钙化坝体会自修复。每年到了10月份左右的丰水期,黄龙的彩池水体会涵养到部分缺水退化变黑的边石坝钙华,新生的钙华会自然修复,使得石坝景观恢复原貌。因而得出“水”是维系钙华存在的根本。
但是九寨沟钙华成因不同于黄龙地区,九寨沟钙华为土壤成因的表生钙华。九寨沟水体中重碳酸根离子比黄龙低2~4倍,沉积速率远不及后者,因此九寨沟钙华景观自修复速率远不及黄龙钙华景观,所以当九寨沟钙华体发生大面积破坏时,仅靠自然修复难以保证修复效果。
针对九寨沟钙华的特殊现象,代群威教授提出了新的修复理念:微生物矿化。边石坝微生物,尤其是藻类对钙华沉积存在双向调控作用。
团队在九寨沟火花海坝体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少量微生物正在修复边石坝表面钙华。丝状藻、硅藻等对表面钙华进行生物修复,形成致密防护层,这是微生物钙华共沉积的有利一面。于是通过仿生技术,发明微生物喷涂剂,以促进钙华地质成形。
http://news.yixi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