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的3月16日,国家京剧院经典剧目《红灯记》在这里正式首演,为关汉卿大剧院开幕赢头彩。接下来,“首演季”的另外9场演出旋即而至,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哥伦比亚国家芭蕾舞团等“大团”和张高翔、姜克美、吕思清、宋飞等名家陆续与观众见面。全年,关汉卿大剧院的演出预计超过了70场。
保定市民享受001号幸福
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名人诞生于此。关汉卿就是其中一位。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是祁州(今河北省保定市下辖县级市安国市)伍仁村人。
为纪念这位中国古代戏曲代表人物,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保定市决定建造关汉卿大剧院。由著名建筑大师崔恺总体设计。
据了解,整个建筑群由关汉卿大剧院和保定博物馆构成,西侧为大剧院,东侧为博物馆,总体以舞台塔为中心,沿东湖水岸顺时针舒缓展开,整体犹如一把折扇。项目2011年在保定市莲池区七一路和东三环交叉口的东湖东畔开工,历经8年建设完成。剧院建筑面积为35902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内设有230座的多功能厅和1401座的大剧场,声响效果达到了建筑声学和舞台设备功能配置的国内一流水准,能满足音乐剧、舞剧、歌剧、话剧、交响音乐会、戏曲和综艺晚会等各种演出的使用要求。
毗邻粼粼的水波,巨幅玻璃窗通透明亮,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可鉴人影,一走进关汉卿大剧院,剧院的设施和环境便让观众过目难忘。今年2月16、17日,关汉卿大剧院开放了市民参观,吸引了4万多名观众前来游览,亲身感受这座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建筑魅力。其中也包括杨女士的家人。“老人带着孩子都来了,可惜那次我没时间过来。”杨女士一直觉得有点儿遗憾。于是3月6日开票当天,她不到8点半就从市区的另一端早早赶来,幸运地成为了关汉卿大剧院第一名购票观众。
在“前关汉卿大剧院时代”,来到保定表演的艺术家中,国家京剧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吕思清等响亮的名字并不多见。在杨女士的印象里,她是第一次有机会在保定看到吕思清的独奏音乐会。“这个剧院的环境真是太好了。”杨女士现场连连感叹。因为小时候学习乐器,杨女士平时很关注各类演出,在关汉卿大剧院建成之前,只要得空,她就会到保定市区的其他剧院看看演出,“但那里的环境,和这儿没法比了。作为一个保定市民,我现在感觉自己太幸福了。”
优质演出资源“同步”京津冀
“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观众在家门口看上与‘北上广’同步的演出。”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京津冀区域事业部总经理徐坚告诉记者。去年11月,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关汉卿大剧院的经营权,这已经是“保利”在京津冀地区经营的第6家剧院。作为国内最大的直营院线,“保利”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演出资源,在关汉卿大剧院开票前不久,“保利”正式成立了“京津冀区域事业部”,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整合更多的文化资源,输送到津冀两地。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有文旅部直属的九大院团和北京市的许多团体,应该说国内水平最高的艺术家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从北京到保定,高铁只需41分钟,交通格外便利。徐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到保定,文艺演出的“同步”也将变得越来越迅速。
“高大上”的剧院建起来了,怎么避免它的昙花一现,是另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保定不比北京和天津,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走进剧院看场演出尚不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消费方式,像杨女士一样的观众毕竟还在少数;面对如此美丽雄伟的建筑,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因为票价敬而远之……只有培养起稳定的观众群,剧院才不至于沦为一副漂亮的空架子。“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徐坚觉得,剧院不能等着观众上门,必须得先做出努力。“我们关注到保定的观众很喜欢看传统的演出,比如戏曲,这座剧院就是用‘关汉卿’来命名的。”她介绍,在演出剧目方面,关汉卿大剧院首先考虑到了保定市民的喜好。
除了把家喻户晓的京剧《红灯记》作为开幕大戏,关汉卿大剧院正在筹备预计于年底举办的首届关汉卿艺术节,届时,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北京人艺的话剧《关汉卿》都有可能在艺术节上亮相。此外,“首演季”演出中安排的民族交响音乐会、杨丽萍舞剧《平潭印象》等作品也都带有非常强烈的中国色彩,更加便于观众接受和理解。未来,关汉卿大剧院还在考虑把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等运营多年的普及活动也引入保定,在中小学生和更多市民间举办公益活动,普及艺术知识。
尽可能减少了剧目给观众带来的“距离感”,在票价上,关汉卿大剧院也努力做到足够的“亲民”。徐坚介绍,80至180元的低价票将占到半数左右,再加上家庭套票、学生票等优惠举措,普通观众也能毫无负担地走进剧场,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