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风靡以来,衍生出了不少不文明网络用语,上述四个字母组合便是其中之一。但在申诉时,企业却强调其是“MyLife’sGettingBetter”的缩写,听上去还挺“伟光正”。可这一解释显与公众认知相悖,更像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然而也有人为之辩护,认为该品牌早在2010年就创办了,彼时这一不文明用语并不流行。可是且去网络上翻一翻当年的老帖子,这类词汇已很常见。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俊客公司还申请过“caonima”等商标,这无疑更直观地暴露出其迎合低俗的企业文化。
潮牌追求的是“时尚”“个性”“潮流”,但脏话绝不是潮流的表现。尤其是其消费群体还是青少年,更有公众人物参与其中,考虑到不良社会影响,取消商标没什么不妥。
不只商标,一段时间以来,椰树椰汁“我从小喝到大”、AD钙奶“从A变到D”等广告语,都因过于低俗招致舆论质疑与批评,引发了不小的企业危机。其实,所谓商标、广告等都旨在宣传自我,可如若“辣眼睛”广告大行其道,商家争相打擦边球博关注,又会塑造何种企业形象,传递出怎样的价值观?http://cn.yixiin.com/news/
分析种种案例,有一点也值得反思:为何这类商标、广告能堂而皇之走上大街小巷?一方面,品牌名称、广告语等审核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拿“MLGB”来说,该品牌已存在近10年,为何当初申请时能顺利通过,又为何到今日才引起关注?另一方面,这也是现代社会“污文化”盛行的一个缩影。且看网络之上,审丑之风甚嚣尘上,为了争夺宝贵注意力资源,一些缺乏底线意识的企业会极力迎合这一倾向,以期从信息洪流中越过众人分一杯羹。因而,无论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还是纠偏社会文化,商标广告中的“污文化”都必须下大力气治理了。
产品以质量立足,挑战底线没有出路。潮牌“MLGB”的覆灭无疑是一记警钟:抱着侥幸心理或许能避得一时,但只会酿造更大的“品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