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厄于加伦拍摄的受损军舰。 新华社/美联 资料图
据报道,救援人员目前开始对失事的护卫舰进行评估。
周四,挪威皇家海军的救援小组登上“英斯塔”号,对受损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并对被淹没的隔间进行脱水处理。
从图片上看,被打捞出水的军舰表面已有不少锈迹。http://cn.yixiin.com/news/list-444.html
去年11月8日凌晨,挪威海军南森级“英斯塔”号护卫舰(排水量约5290吨)在参加完北约“三叉戟2018”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之后,与一艘马耳他籍“Sola TS”号油轮(标准排水量约62000吨)相撞,遭受重创。
据此前媒体报道,参与打捞的两艘大型浮吊船都是来自比利时的海上打捞公司“SCALDIS”。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艘浮吊船其实是中国制造。据船舶资料网站“Scaldis”显示,它们都是在江苏启东的造船厂生产建造,在厦门完成了起重设备的安装,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中国制造”。
资料显示,“拉姆比兹”号长85米,宽44米,排水量1.498万吨。它拥有两台起重机,起重能力分别为1700吨和1600吨。“Scaldis”在介绍“拉姆比兹”号时就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拥有两个巨大的起重机,吃水浅,船上有宽大的甲板作业空间。这艘起重船可以在深水和极浅水域作业,灵活性非常强。双起重机设计使得该船仅靠自己就能提升起巨大的物体,包括大型沉船等。
“格列弗”号算是“拉姆比兹”号的妹妹,也被称为“拉姆比兹4000”或“拉姆比兹2”,作为升级版,就更厉害了。这艘浮吊船长108.00米,宽50.90米。船上2台起重机的起重重量分别达到2000吨,该船的额定起重能力可以达到4000吨,另外还拥有3000吨额外载重量。
【延伸阅读】
因与油轮相撞致导弹护卫舰沉没半年 挪威将耗6天打捞
挪威军方26日开始打捞去年与油轮相撞沉没的“南森级”导弹护卫舰“英斯塔”号,可能耗时6天。打捞公司作业主管安德斯·彭纳说,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操作要求高”,将动用两台巨型海上浮吊船吊起沉没的舰体,由一艘拖船将它拖入附近的海军基地定损。
去年11月8日,挪威海军主力舰“英斯塔”舰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近年规模最大演习“三叉戟-2018”,返回位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军港,途中与一艘马耳他籍油轮相撞,右弦后部船体出现巨大豁口。撞击后,“英斯塔”舰驶向岸边后搁浅,舰上137人全部安全撤离,挪威海军随后出动数艘拖船将严重进水的舰体拖至另一处海岸,用钢缆固定船身、防止侧翻。不料,经过5天施救,固定钢缆断裂,舰体沉入海底。
这起事件的原因迄今没有查明。事发当时,正值凌晨,人为疏忽或误解避让规则可能是罪魁祸首。http://cn.yixiin.com/news/list-447.html
“南森级”共交付5艘,每艘造价5亿美元,“英斯塔”配备美国“宙斯盾”作战指挥系统,获称“最娇小”的宙斯盾舰。“英斯塔”成为全球第一艘沉没的现役宙斯盾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