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22日16点10分,《流浪地球》上映18天已收获票房41.45亿,目前排在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0亿。
延伸阅读
不同的《流浪地球》 有多少人没看过刘慈欣的原著小说?
近期,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引起了观众争相讨论。http://www.yixiin.com/ 随着电影热度的不断上升,观众的意见逐渐分为两派:一部分人给予高度赞扬,认为这部电影可称得上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另一部分则认为电影在剧本、演员表演甚至是作为科幻电影的世界观设定上都存在问题,更有甚者称,这部电影“不及格”。
作者 袁新雨
网页截图
在热烈的讨论中,观众、影评人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人类已经有能力造出行星发动机,为何不能造出星际飞船”这一问题很具有代表性——它恰恰说明电影《流浪地球》的观众很可能对原作小说《流浪地球》并不熟悉。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小学老师这一角色阐明了人类为何选择建造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去流浪,而非建造星际飞船逃离地球:在小说的设定中,“地球派”(认为应该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人的统称)认为,小的生态系统不足以支撑其系统内各类生命的繁衍与运转,即便能够造出纽约、上海那般大的宇宙飞船,其内部生态系统的大小相比于地球而言仍然过小。小说中“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的说法就是此意。
没看过小说原著的观众提出这样的疑问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电影《流浪地球》是以小说《流浪地球》为底本进行改编的、不尽相同的作品;第二,电影在一些问题的交代上存在客观缺失。
虽然是以原著小说为底色和背景的改编电影,但电影《流浪地球》中还是有一些人物与段落与小说存在着高度紧密的联系和相似性。
电影中,主人公的父亲刘培强是一名在伴飞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中国籍中校军官,而主人公是一名17岁的汽修专业学生。在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是空军的一名近地轨道宇航员,电影中的设定与此较为相似。但在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是在小说的前半部分牺牲的:作为近地轨道太空舰队的一名军官,主人公的父亲牺牲在地球穿过小行星带时的护航任务中,在清除地球航线上的小行星的行动中,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出的小行星碎片击中了主人公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
电影中,刘培强牺牲于影片结尾的高潮部分,他驾驶着仍有三十万吨剩余燃料的空间站撞向木星,最终引燃了木星,爆炸产生的喷射气流使得地球脱离了木星引力,成功脱困。在此之前,刘培强利用一瓶白酒引燃了国际空间站的智能交互系统“莫斯”,而莫斯在失能之前说了这样一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这句具有深意的台词正是脱胎于原著小说。
在小说中,人们于流浪地球计划提出的四个世纪后发现太阳在过去的四百年中并无任何变化,也无发生“氦闪”的可能,所以很多人选择了“起义”,以推翻联合政府,关闭行星发动机。在起义的尾声,联合政府为了保护地球选择了投降,最高执政官在最后的发言中说:“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联合政府投降后不久,太阳便发生了“氦闪”,最后投降的五千人算是为了全人类牺牲了自己。
在小说《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的其他小说中,不乏这类为了更广大人群的利益牺牲小部分人利益甚至是生命的情节。在刘慈欣较早的小说作品《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小说的男主人公、元帅之子米沙为了实现对敌国的无线电阻塞干扰而驾驶着他所在的科研飞船“万年风雪号”撞向了太阳,从而让战争天平向己方倾斜。在小说《球状闪电》中也有女主角为了打击恐怖分子,将自己连同十几名儿童一起牺牲的情节。
电影中类似的情节也为一些观众不满,这既是说明了观众与作者的判断标准不同,也说明了前文提到的问题: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电影显然忽略了他们对于小说原作以及小说作者的了解程度,或者说,电影的创作者默认前来观影的观众都较为明确地了解了刘慈欣的作品。而在评价作为改编作品的电影之前,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完整,似乎也应该参考其原著内容以及作者一贯的风格——这在中国“知人论世”的文化作品评价传统中显得尤为重要。http://www.yixiin.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