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中的孝心
下午5点多,北京站北广场上旅客们带着大小行李,匆匆而过。人群中,两个孩子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帮父母拉着行李,跟着大人一起一路小跑。大箱子立直了,拽出拉杆,甚至比孩子还要高呢。
这俩孩子,一个叫李一山,一个叫李一川,是一对双胞胎,http://www.yixiin.com/news/小哥俩只有10岁。随父母进站时,父亲忙着取票,母亲匆匆翻看手机上的票务信息,小哥俩不用嘱咐,自然地接过了母亲手中的行李箱。
听记者称赞孩子懂事,双胞胎的母亲王女士很高兴。她说,一家人要回老家安徽去,平日他们夫妻在北京工作很忙,对两个孩子的照顾很难周全,欣慰的是,两个孩子一直特别懂事,生活、学习基本不用大人操心。平常两个孩子也特别挂念爷爷奶奶,每逢传统节日,他们哥俩都自己画贺卡、明信片,给家里的老人寄过去。春节回家,带的行李不少,孩子们拉的行李箱里,都是他们亲自为老人挑选的年货。“孩子们的孝心,是我们最欣慰的。”
棉被往来传亲情
下午3点钟,是六里桥客运站开往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唯一一班客车的发车时间,张有的女儿早早在网上预订,才抢到了一张卧铺票,路况好的话,深夜12点张有就可以到家了。十几天前他带着沉甸甸的年货来京看望女儿的,近700公里的路程不算远,可因为极端天气,也走了一整天。
“女儿去年生了小孩,家里房子还没装修完,所以过年就不让她回去了,但我得到北京来。”张有今年70岁,女儿是全家人的掌中宝,如今再添隔代人,老人的喜悦溢于言表。十几天前他来京带些补品,还带了几身童装和一条小棉被,全是孩子姥姥亲手做的。“不都说‘姑的鞋,姨的袜,舅妈黄马褂,姥姥的被子长得大’,虽然现在哪家都不缺被子,但风俗留下来了!”张有说。
回程时张有的行李是三个包,最下面的包也装着一床棉被。“这是女儿怀孕的时候给我们老两口絮的被子,家里温度比北京低一倍,女儿惦记我们。”张有与老伴儿都是农民,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让他们双双患上了腰病,女儿想让父母来京一起生活,可习惯了乡土环境,老两口并不愿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老家。“克什克腾旗蒙语的意思是‘亲兵卫队’,有守护者的意思,我们哪能离开?”张有开玩笑说。虽不能与女儿一起跨年,可这一来一去的棉被运送着割舍不掉的亲情。http://www.yixiin.com/chan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