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室“老总”
1月31日早上8点40分,早上的交班会刚结束,其他医生正在为当天的查房做准备,景小东已经打开电脑,迅速查看了一遍屏幕上的春节门诊医生出诊表。这张表一周前就已经开始编排,看过最后一遍,景小东就要打印出来送到门诊办公室。http://www.yixiin.com/news/
“春节排班就这样安排,没问题了吧?”景小东又详细询问了一遍心内科的同事,大家都表示没问题以后,他拿着排班表往门诊办公室去了。
作为住院总医师,除了医务工作,还要负责日常科室医务力量调配,包括日常门诊、病房值班、春节值班、急诊值班、手术医生的调配,以及科室规培医生、实习医生的考勤等工作。
“老总的工作很繁杂,基本上科室里什么都需要管。”护士们习惯性地喊景小东“老总”。“老总”是医院护士们对于“住院总医师”的昵称,景小东这个“老总”已经当了四个多月。
匆匆从门诊赶回来,同事们已经开始分组查房,景小东立马带上口罩,跟在心内科佘强教授身后,听着佘教授对每一个病人的询问,以及病情分析,作为住院总医师,他必须对科室里的病人病情有足够的了解。
每天步行近2万步
相比别的医生,住院总医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全院会诊。“会诊分为平会诊和急会诊,平会诊针对日常需要心内科会诊的其他科室病人,这种在对方科室提出会诊要求后24小时内去会诊就可以。急会诊主要针对急诊,必须随叫随到。”
1月31日下午2点半,景小东开始了一天的“平会诊”之旅,“才16个啊,轻松!”随着春节临近,住院病人越来越少,需要会诊的病人也相继减少,平日里,心内科住院总每个工作日的平会诊数量基本都在30个以上。过去四个月,景小东每月的平会诊数量都接近500个。
整理完资料,景小东走楼梯下到内科楼6楼,这里是当天平会诊的第一站——消化内科。“小东过来了?”熟悉的医生跟他打招呼。“我来给3床会诊,3床的主管医生是哪位?”找到主管医生,两人一边讨论病情一边往三床走。三床的婆婆已经80多岁,最近感觉腹痛住院。因为婆婆有冠心病,消化内科的医生担心她住院和治疗期间会因为冠心病引起心衰等病情,申请了心内科的会诊。
看见医生过来,婆婆坐了起来。“婆婆,冠心病得几年了?”景小东一边开始戴听诊器,一边询问。婆婆答道,“6年了!还得过心梗!”
听完心音,景小东取下听诊器,问道,“记不记得到心梗具体时间?”婆婆摇了摇头。检查完,看婆婆有些紧张,景小东再次弯下腰安抚,“没什么的,医生晓得你有冠心病,才喊我来看一看,不是大事情。”说完,他和管床医生走出病房讨论着接下来的用药注意事项。
会诊完,景小东走出消化内科,继续下楼。平会诊的重头戏在外科楼。
他从一楼大厅直接坐电梯到了30楼,然后翻开记事本,查找到了离30楼最近的平会诊科室,从楼梯往下走。景小东每天的平会诊之旅都从内科楼高楼层开始,外科楼低楼层结束。
电梯对于他来说,只用来上到顶楼,下楼一律步行,每天从外科楼30楼会诊到一楼,是必不可少的旅程。这两天,这旅程还算平顺,如果遇到“急会诊”,那景小东的旅程就要辛苦一些。
等到所有的病人会诊完,已是晚上七点多,景小东这才拿出手机点外卖,“这会儿食堂也没饭了,大多数同事也下班了。”景小东看了看自己的微信运动,又要到两万步了。
每天24小时值班
华灯初上,解放碑开始热闹起来,医院里逐渐安静下来。景小东回到了自己位于内科住院大楼9楼的“家”。这是住院总医师的值班室,每周一到周五,景小东都住在这里。
值班室不到10平方米,高低床旁是个小小的书桌,上面摆满了景小东工作学习的资料和笔记本电脑。床边是两个收纳柜,还有一个小冰箱,冰箱的一角整齐地放着筷子和汤匙,已经很久没用过。这是景小东在医院少有的私人空间。
临近夜里12点,景小东穿上白大褂下到8楼,睡前再次检查C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内病人的情况。这里还有四个病人,1床的阿姨尤其让景小东担心,她1月30日才安了心脏起搏器,这几天正是最关键阶段。景小东看了阿姨床旁各种仪器的数据,再三确认没有异常后才放心。
回到值班室,脱掉白大褂和外套,躺进被窝。在医院值班的日子,景小东并不能把衣服都脱掉安心睡觉,因为住院总医师是需要24小时值班的。深夜,送到医院的都是急诊病人,需要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只要急诊科一个电话打来,景小东需要以最快速度整理自己,奔向病人进行会诊,“一秒都不能耽误。”
“这两天很幸福了,晚上没有急会诊,可以一觉睡到6点半!”“缺觉”是包括景小东在内每个住院总医师的必修课,“平均每天能睡6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
睡前,景小东按例给家中的妻子报平安,两人商量着短暂的春节要怎样度过。
夫妻俩都是医生,虽然一个在茶园上班,一个在临江门,但因为景小东担任了住院总医师,两人开始了分居生活。“个人生活确实要影响很多,但是,对于医生来说,这是值得珍藏的职业经历。”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http://www.yixiin.com/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