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网贷行业,不得不提的就是6-8月的“爆雷潮”,倒下的很多是贷款余额在十几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大平台,更不乏个别曾经声名显赫的“头部平台”。据媒体统计,2018年,已有近1300家网贷平台陆续退出P2P行业。据中国证券报了解,近期多家P2P网贷平台被立案侦查,部分机构存在涉嫌非法集资、自设资金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多家P2P被侦查怎么回事?被查的公司是哪几家
P2P网贷平台的监管风暴远未结束。据最新消息,近日链金所、中融投等多家P2P被侦查,涉及非法集资、自融等问题。
据了解,自去年 5 月以来,深圳市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无法兑付问题,截至目前,深圳市公安机关共对投之家、链金所、中融投等 62 家网贷平台立案侦查,对 190 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从境外抓获 9 名涉网贷平台犯罪嫌疑人,完成相关案件追赃挽损折合人民币 23 亿余元。
网贷互动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国内P2P网贷平台数量累计达 6430 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 1021 家,相比 2017 年底减少了 1219 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 5409 家。从 2018 年情况来看,全年退出行业的平台数量为 1279 家,其中转型停业平台 621 家,问题平台 658 家。
1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深圳经侦官微了解到,自去年5月以来,深圳市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无法兑付问题,截至目前,深圳市公安机关共对62家网贷平台立案侦查,对190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从境外抓获9名涉网贷平台犯罪嫌疑人,完成相关案件追赃挽损折合人民币23亿余元。
1月12日消息,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关于“中融投”非吸案的最新进展,通报显示,警方将继续核实犯罪嫌疑人邓某健、叶某辉、何某、杨某、范某刚等人犯罪事实,拟于近期移送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起诉。通报称,目前,专案资金归集账户共回款 750 万元。冻结 93 万,冻结及回款共计 843 万元。
梳理发现,上述这些平台存在利用非法集资建“资金池”、假标自融等老大难问题。比如,此前,牛板金、聚财猫、君融贷等几乎全部“爆雷”,一度被指涉嫌关联融资甚至自融。
P2P平台涉嫌自设资金池
所谓的资金池模式,即P2P平台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类似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暗箱。在资金池模式下,投资人无法监控出借资金的去向,无形中加大了P2P平台挪用资金、借新还旧的风险。
打个比方,A先把钱借给P2P平台,平台再将资金转借给B,如果A借款未到期但提前取现,或者B无法按时归还借款,这时P2P平台就需要挪用新用户的资金进行垫资。在“资金池”模式下,投资款和标的无法一一对账,久而久之,一旦坏账率提高,新资金跟不上来,账就乱了。
目前,资金池模式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去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深圳市P2P网络借贷合规检查的通知》,合规检查重点关注十个方面,“是否有资金池,有无为客户垫付资金”被放在了前面,成为重中之重。
P2P行业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P2P行业要规范健康发展,除了资金池,目前还面临另一隐忧——假标自融。“P2P平台自融的情形多种多样,有的是完全虚构融资项目,将所融得的资金用于挥霍或者占为己有,属于典型的集资诈骗;有的虽然虚构融资项目,但将融得的资金投资到其他项目或者投资到自己或关联方的实体企业,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娄秋琴分析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在P2P网贷领域,还存在部分平台仅提供资金撮合服务,而风控人员、设施及制度都比较薄弱等风险,建议网贷机构建立详细的不合规业务清退时间表,逐步压缩不合规业务。
事实上,网贷行业风险爆发之后,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接连发声发力,下发了一系列的举措。例如再次开始了网贷机构的合规检查工作,引入AMC进(资产管理公司)场协助化解P2P风险,出台严厉打击逃废债的政策,规范并发布了银行存管白名单,推出了网贷机构退出指引,着力化解网贷行业风险。
但是,最近对于网贷行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近期,上饶银行、江西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被曝终止与部分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同时,也有不少网贷平台更换了存管银行。对此,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事实上,是有部分银行为维护声誉,终止了一些问题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而平台选择更换存管银行,主要是因为银行未入测评“白名单”或用户体验差。
由此看来,对于网贷行业而言,在经历了2018年的阵痛之后,2019年的路或仍不太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