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在重症病房经过医护人员118天的治疗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器官发育良好,体重增长至3.3千克。 韦亮 摄
中新网太原3月5日电 (范丽芳)孕24周、出生时仅有0.79千克的“手掌婴儿”小涛(化名)终于要出院了。“照顾了100多天,有点舍不得。(http://www.yixiin.com/news/list-1831.html)
”3月5日,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内,医护人员轮流抱起小涛,“刚出生时只比成人的手掌略大,所以叫‘手掌婴儿’。现在他已经长到了46厘米,
各项生命体征都已恢复正常。”主治医生张勇介绍,小涛是截至目前山西省成功救治的胎龄最小的婴儿。
按照预产期,小涛本应在2018年2月23日出生,但在2017年11月8号,因妈妈出现先兆流产引发宫缩,提前100多天降临。回想起那天的情况,
小涛的奶奶张香香仍心有余悸,“孩子生出来只有一点点小,浑身发紫,刚出来就被抱去抢救,而且当时孩子妈妈情况也很不好,被送到别的医院抢救,我们一家人都哭得不行。”
小涛出生后10分钟便被送去抢救。接诊医生张勇回忆,孩子当时伴有抽搐症状,还有呕吐、腹胀,不能自主呼吸。医学界将胎龄小于37周、
体重小于2.5千克的新生儿定义为早产儿,其中小于28周出生的是极早早产儿。随着高龄产妇、试管婴儿的增多,
以及妊娠并发症、多次流产史、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影响,早产儿数量正在逐年攀升。
“这些早产儿不仅是大家看到的个头小,主要是他的一些脏器发育不完善,各方面都很脆弱,比如血管细得像头发丝一样,皮肤用胶布一粘可能就破了,
而且很容易被感染。”该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主任冀湧介绍,对于这名胎龄最小的婴儿,医护团队也给予了特殊的关照,“专门有个小黑板来记录他的情况,因为这个孩子的治疗和护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治疗期间,小涛又经历了两次感染,但都挺了过来。为了给母子两治疗,家里欠了20多万元的外债。张香香从来不吃医院食堂的饭,
“太贵了,一份八九块钱,我平常就买个挂面,白水煮一煮,放点盐,孩子妈妈的话就再加四分之一的西红柿和几片生菜。”
幸运的是,小涛在重症病房经过医护人员118天的治疗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器官发育良好,体重增长至3.3千克,达到正常新生儿的身体指标,并将于明日出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