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曝家丑戳破财政气球:GDP不是注水肉 要正视伤疤
【内蒙古自曝家丑】近日内蒙古自曝家丑称财政收入虚增26.3%,主动戳破经济数据的泡沫,向民众和国家交出经济数据的“实底”。十九大报告已向淡化GDP总量考核发出了明显信号。(http://www.yixiin.com/news/)
继辽宁省自曝财政数据造假之后,内蒙古自治区也自曝财政收入虚增空转。近日举行的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称“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
此外内蒙古还叫停一批政府过度举债项目,称争取用3年时间把政府债务率降到合理水平。
内蒙古自曝家丑戳破财政气球:GDP不是注水肉 要正视伤疤
目前看内蒙古经济注水很难说只是“微乎其微”,这从相关目标的调整力度中就能看出大概: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内蒙古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可供参照的是,去年年初辽宁公开的部分市县经济数据掺了20%到30%的水分。
经济数据注水的危害性无需赘言。从全国来看,无论是GDP注水还是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都难言是个别地方的特有现象。
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就达15.49亿元。
内蒙古自曝家丑戳破财政气球:GDP不是注水肉 要正视伤疤
水分越大越需要公开坦承的勇气。面对“家丑”内蒙古没有掩盖,而是主动揭开伤疤,这展示的是正视问题的态度。在此希望更多地方能跟上步伐,主动戳破经济数据的泡沫,向民众和国家交出经济数据的“实底”。
地方经济数据造假的原因和动力,很难简单归因,但根本上讲仍是过去“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畸形考核机制下的产物。
之前的十九大报告已定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未提及未来GDP翻番的目标,也已向淡化GDP总量考核发出了明显信号。国务院2014年公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也将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要求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
这些都在直接弱化有些地方经济数据方面造假的动力。接下来,建立和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也很重要——如果说,优化官员考核制度、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是从正面减少官员造假现象,那加强经济统计和审计监督,严肃落实相关问责制度,则是必要的反面激励建设。
内蒙古自曝家丑戳破财政气球:GDP不是注水肉 要正视伤疤
辽宁、内蒙古的经济数据造假被正视并公开,就跟经济进入新常态、相关审计和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加大等大背景有关。
但有效的经济数据统计监管,不能等造假问题严重后自动暴露。此前辽宁公开的造假时间从2011年持续至2014年,时间跨度不短。这更说明,严肃经济数据审计,健全预防机制,容不得懈怠。
不可松懈的还有追责之弦。2017年初召开的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期望以后官员因统计造假而被追责不再罕见。
挤干数据水分铲除过去发展中留下的泡沫,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筑基之举。涉事地方敢直面经济数据不实问题,向造假“亮剑”之时,就已是疗伤之始,而有了这样直面问题和勇于纠错的担当,确保不想、不能、不敢造假的制度设计也势必会更好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