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是夫妻俩唯一女儿的名,她在父亲杨和平多次的暴力殴打教育之后,已离家出走12年至今未归。而在女儿离开的12年间,这个不善表达的中年男子,也从一个曾经动辄殴打教育的“恶父”,变为棍棒教育的劝诫者。
女儿小时候的照片,苏女士一直保存在手机里
葬礼那天,女儿杨敏毫无意外没能出现在葬礼现场,她可能甚至不知道父亲病逝的消息。料理完丈夫的后事,苏女士从箱底找出女儿9岁时的一张照片,按照丈夫生前遗愿,继续寻女之路,但她很快又陷入迷茫,“我该去哪里找?这些年,有关她的什么信息都没有。”
苏女士和丈夫杨和平生前的合影
最后的“遗言”
“我亲爱的孩子?杨敏,你离家已十二年了,这十二年的时间爸爸妈妈从没放弃寻找你,一直惦记你牵挂你,不知你在外过得怎样,在上月你爸因急病已去世,在临终时一直呼唤着你的名字,我答应无论怎样要把你找回来,你爸才放手闭眼。”
丈夫去世后,苏女士按照丈夫生前遗愿,托朋友写了一篇寻人贴发到网上,希望离家12年的女儿小敏能够回来。她在贴文中写到:“当初是因为爸爸的粗暴无知不会用你能接受的方式教育你,无数次打骂逼得你离开了家,对你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知道你一定还很恨我们,但在我们的心中你永远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我无法请求你原谅爸妈对你的伤害,只想你回来用我的余生来弥补对你的亏欠,孩子回来吧!”
10月18日,蓬安县天成乡木角坑村,杨和平突发脑溢血去世,弥留之际,他拉住苏女士的手,想说话,但已吐不出字句来,苏女士根据丈夫的口型判断,应该是在喊“敏”,这是她们平日里对女儿杨敏的称呼。只不过,女儿已离家出走了12年。
“老杨,你是不是还在挂牵敏儿嘛?”苏女士感觉到,丈夫握着自己的手动了一下。
“你安心的去,我一定会去把她找回来,爸爸妈妈这么大年龄了,我也会把他们照顾好,你安安心心的走,不要留下啥子遗憾。她紧接着说:“我不会像你,顾什么面子,我一定会把女儿找回来,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你放心。”
苏女士的话刚说完,丈夫似乎点了点头,紧接着,握着她的那只手也松了下来。
“她(女儿)当初离家出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恨她爸爸经常打她。”苏女士的声音有些颤抖,在短暂的沉默后,她又吐露一句,“她今年应该24岁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女人都苦恼地夹杂在这对父女之间,一边是看到丈夫手持棍棒落在女儿身上时的心痛,另一边,她不明白女儿的撒谎、偷盗恶习为何屡教不改。
苏女士有些后悔,当初将女儿留在老家交由公婆照管,多年的隔代教育掺杂着太多的溺爱,导致诸多恶习附着在女儿身上挥之不去,当她和丈夫选择重回女儿身边并寄望女儿能够改掉恶习时,但丈夫的粗暴教育方式又适得其反,并最终导致女儿的离家出走。
父亲的“面子”
1993年夏天,苏女士回到蓬安县天成乡木角坑村生下女儿,但女儿还不到1岁,家徒四壁的境况便迫使她随丈夫外出打工,公婆自然而然承担起照顾襁褓中的杨敏的责任。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农村并不鲜见。于两位老人而言,照顾孩子亦并非难事,在此之前,她们也帮其他几个儿女带过孩子,从未出过差错。在村里那栋破败的老屋里,两位老人带着襁褓中的杨敏,用自己的方式照顾教育了11年。
只不过,并不那么美好的未来,早已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埋下伏笔。出于经济条件考虑,苏女士和丈夫一般每两年回一次家看女儿。期间,在女儿长到五六岁时,曾有人提醒回村看女儿的苏女士,她应该自己回来带孩子,老人对孩子太过溺爱,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其中就包括偷盗。
这是苏女士印象中,女儿的第一次“偷盗”行为。具体情况是,婆婆李素清让女儿杨敏去村里小卖部买烟酒,本来说好的赊账,
但女儿却递给老板一张百元钞票。事后证明,钱是杨敏从大伯家偷偷拿出来的,尽管奶奶最终让女儿将钱还给了大伯,但对孙女的这次错误行为并未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孙女这么小便能独自一人到小卖部买烟酒,是一件很“能干”事。
直到2004年临近暑假的一天,在外打工的苏女士突然接到婆婆李素清打来的电话:“你们自己回来照管孩子,我实在没得精力管她,也管不住了”。
“主要就是她(女儿)调皮,有时候到同学家去住上几天,也不跟家里人说。”苏女士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任由女儿的个性发展下去,未来可能就毁了。她赶在9月1日秋季开学前,回到蓬安县城租下房子,将女儿接到蓬安县城的学校读书。不久,在沿海打工的丈夫也回到蓬安县城,一起照管女儿。
苏女士和丈夫希望,新的环境,或许能让女儿有所改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一直陪在女儿身边对其进行引导教育。但女儿并没有向夫妻俩预料的方向改变,女儿还是经常在家里偷偷拿钱到外面玩,甚至私自卖掉邻居的自行车、偷一位开副食店朋友的钱……每一次犯错,杨和平都会拿起棍子对女儿一顿暴打。李素清描述儿子教育孙女的情形说,“打得凶,有一次直接把人(孙女)从楼上顺着楼梯踢到楼下去”。
“他就是个爱面子的人,女儿每次犯错,都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他也不晓得该怎么教育,只有用棍子打,希望她变好。”苏女士说,在蓬安县城租房照顾女儿的一年时间内,街头有关女儿“偷盗”的舆论越来越多,丈夫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曾搬过一次家,后来,甚至跟她提过离婚,“女儿知道这个事情,我跟她讲了,即使离婚,我也会带着她(女儿)一起生活”。
2005年6月的一天,在经历多次被父亲殴打的经历后,杨敏给苏女士留下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妈妈,我确确实实没法在这个家,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你是我最喜欢的妈妈”。
苏女士看到纸条后,发疯似的在县城到处寻女儿,她一直等到女儿农历6月的生日,但有过多次离家出走经历的女儿,未能向往常一样,被找成功回来。
变身“劝诫者”
因为一直没有女儿的音讯,杨和平带着妻子返回福建的建筑工地上继续打工生涯,最初,他像个小孩子一样跟女儿置气,“她愿意回来就回来,不回来就算了。”
但苏女士察觉到,随着女儿离家出走的时间线逐渐拉长,丈夫曾经的粗暴脾气棱角也正在被消磨,他反思当初对女儿的粗暴教育方式,也许真的错了,并开始以“劝诫者”的身份去劝导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
在福建打工期间,苏女士和丈夫租住的民房基本上都是农民工,寒暑假,常有工友将孩子从老家接到城里来玩。“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呢?当孩子犯了错,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打。”苏女士说,家长用棍棒教育孩子的场景,在工友身边也经常发生,大家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但丈夫杨和平似乎从工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他(丈夫)会上去把棍棒从家长手里抢过来,劝‘你们莫这样子教育孩子,应该说服教育,我现在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苏女士说,类似的劝诫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只有小学文化的丈夫虽讲不出大道理,但会将自己教育孩子导致的悲剧讲给其他父母听。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酒过三巡,有人借着丈夫的酒劲劝他,“你们现在还年轻,再生一个孩子嘛。”但丈夫并不接话,沉默良久后摆摆手:“能把她(女儿)找回来,就是最好的了”。
“他还是爱孩子,只是教育方式太暴力了。”姐夫一家的亲情悲剧,让妹妹苏利华感到不安,10年前,她结束了多年的打工生涯,回南充老家谋了一份差事,尽管工资不高,但可以照顾6岁的女儿,她不希望隔代溺爱教育导致的家庭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有时候,女儿犯错,苏利华也会忍不住用棍子打女儿,但姐夫杨和平经常劝她,教育孩子不应该使用暴力,应该多给孩子讲道理,“他说他就干了一件让他后悔一辈子的事情,现在已经无法弥补”。
苏女士想起2003年春节回家,夫妻俩坐车到蓬安县城时,一名穿着皮衣的孩子从身旁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