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6日讯(记者 朱国旺)医药流通行业上下游交易资金回流缓慢的痛点有望通过金融模式创新得以破解。10月26日,医药商业企业瑞康医药与民生银行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手打造的医药商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顺利落地。这一模式通过全流程线上交互和自动数据传输,盘活医药商业企业在医疗机构的票据和应收账款,从而为医药商业企业减负。
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都采用赊购方式,医药商业企业普遍需要为医院垫付资金。由于这些应收账款大部分是6个月以内回款,且欠款方以规模以上医院为主,回款有保障,违约风险极小,因此,如何盘活这些票据、应收账款等优质资产,将医药商业企业的负担变成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医药行业多年来需解决的难题。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在多方尝试“应收账款融资”等合理金融创新,让金融资本真正赋能产业经济。
发布会上,双方共同演示了这款最新上线的供应链金融新产品。民生银行系统与瑞康医药SAP系统全流程对接后,系统将实时与瑞康医药交互传输与医疗机构的供销合同和发票,并自动将瑞康医药的应收账款入池“兑换”为可放款额度,首笔放款已经“秒”放至瑞康医药账户。此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相比传统交易流程3-6个月的回款账期,切实解决了医药流通行业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下游买方交易时,应收账款过长、资金回流缓慢的问题。
此前,国内多家医药商业企业都曾尝试过应收账款的金融化,但此前平台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传递、验真、放款等流程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瑞康-民生模式的创新落地,实现了瑞康医药内部SAP系统直接与银行供应链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业务数据自动传输、自动验真比对、业务线上审核,降低了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成本,是行业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