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素有“中国蚝乡”之称,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洋边海的青山绿水中。9月28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广东行来到阳江,感受红光村民怀揣创新精神,开辟“中国蚝乡”的历程。
广阔的水面上,用竹竿制成的蚝棚纵横交织仿佛棋盘,却未见生蚝的身影。正当记者奇怪时,http://www.yixiin.com/brand/村民为记者揭开了秘密:他健步跨上蚝棚,从水中缓缓拉出一根细胶绳,上面粘附着大小均匀的生蚝。“这串生蚝只有一年。红光村的生蚝通常要长到三年才上市,每公斤售价10至12元。”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家贵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
村民为记者展示吊桩养蚝。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航摄
红光村生蚝养殖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80%的村民以养蚝为生。程村镇地理位置优越,黄什河、西一河等5条淡水河汇入洋边海,水源咸度适宜,适合生蚝的阶段养殖。周围环绕的6000亩红树林,为生蚝打造了纯天然的生长区域。
改革开放后,红光村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浮排养殖法,然而浮排养殖容易造成泥沙淤积在蚝壳内,影响蚝肉口感。1997年,红光人继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凭借丰富的养殖经验,创造性地发明了吊桩养殖法。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上,再放到蚝棚中吊养,每条绳长2米,共贴9对18只蚝。
“吊桩养殖简单易行,大大提高了养殖密度。绳子随着海浪飘动,生蚝的摄食空间也增大了,咱们养出的蚝大小均匀、汁多肥美。更重要的是,红光村的蚝比其他地方早上市一两个月,抢占了市场先机,自然能卖出好价钱。”吊桩养殖法已走向全国多地,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谢家贵说:“红光村的名气大了,来买蚝的人也更多了,一年4.5万吨的生蚝产量经常供不应求。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现在村民的平均年收入达到18600元,村集体收入33万元,日子越来越好。”
村民将生蚝搬上汽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航摄
坐拥“蚝乡”美誉的红光人依然秉承创新精神。为了屹立在生蚝养殖业“塔尖”,红光村每年两次邀请汕头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为村民讲授最新的养殖技巧。红光村开展海产品精深加工,拉长海洋渔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效益,开发出蚝油、蚝膏、蚝豉等产品,2017年每公斤蚝豉售价近500元,价格比单纯售卖生蚝提高不少。“我们还考虑扩宽网络销售渠道,做大红光村生蚝的品牌。”谢家贵说。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500强企业卡夫亨氏、中国调味品前十企业美味鲜、厨邦、美味源均已在阳西县落户。未来红光村有望和这些企业强强联手,打造更丰富的生蚝加工品。
中秋刚过,气温逐渐走低,“养秋膘”的生蚝马上要迎来最佳品尝时节,辛勤的村民也将更加忙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航) http://www.yixiin.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