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变得十分便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会因此变得更智慧、更强大,相反,由于海量信息太过庞杂,其来也泥沙俱下,很多人无暇选择也无力选择即被裹挟而去,成了信息驱遣的奴隶。情况往往是,没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传得很快很广,而有用的信息却不受关注,尚未形成影响力即被淹没。http://www.yixiin.com/ad/
举例来说,近日有一段某地“馒头销售点的馒头掺有卫生纸”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里,一人把馒头放进水中浸泡并用手反复揉搓,不久后就出现类似卫生纸的残留物。尽管很快被食药监部门证实为谣言——所谓的“卫生纸”其实是面筋质(不溶性蛋白质),只要把馒头泡在水中用手捏都会产生这种看起来形似纤维的物质,属于正常现象——但仍有一些人宁信谣也不信辟谣。而谣言传播及信谣的最不利后果,是相关商家、农户、企业等遭投诉、退货,承受财物和名誉缺失。早些时候“染色草莓”“注药西瓜”“棉花肉松”等谣言行世,也造成很大负面社会影响。
这些谣言显然是非常有害的信息,但信者传者众。而更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而有用的重要信息,却常得不到足够多的关注,只在媒体露一下脸便沉寂无声了。这种正面宣传信息本应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在媒体和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才对,但实际上并没有人多少人用心去看,点击量常常少得可怜,给人的感觉仅仅是“点到为止”。相反,各种谣言倒是自带“吸粉”特质,甚至多年前的一条谣言稍微改头换面,又能再“火”一把。专家总结了几条食品安全谣言的特征:一是“渲染氛围,制造刺激”。谣言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激素”等吸引眼球的字眼,在传播时还常使用“紧急”“震惊”“马上被删”等具有煽动性和冲击力的词语;二是“善用平台,手法灵活”。谣言常以微信、微博等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利用具有现场感的截图、照片、视频来强调“有图有真相”,增强说服力;三是“虚立名号,道德伪装”。不少谣言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混淆视听,哗众取宠,同时还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公众的从善心理,让人放松警惕。
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民众被动接受信息,成为信息的奴隶,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必然状态,但给予他们什么信息,让信息以什么形式传导给他们,却是可以选择和控制的——这就要看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图、方式方法和对传播途径的利用能力了。类似“棉花肉松”这种消极的、伪科学的东西能够大行其道,既与这些信息能够触及民众心理敏感点有关,也与部分媒体报道的理念错位以及有关部门对积极有用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到位直接相关。
既然谣言因触及民众的敏感点而能够广泛传播,那么要想让有用的信息得到民众关注并有效传布,就要发现信息本身的“刺激性”,并利用媒体发布机制(比如像一些网站论坛常用的“顶置”机制)增强其关注度。按照惯常形式发布信息“点到为止”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当然,不只发布信息,其他环节也要发挥“顶置”机制的作用。相关部门应通过规章制度净化舆论环境,在加大谣言制造传播的法律成本的同时,也应该制定谣言快速反应机制,对网络谣言不仅要禁,更要及时站出来辟谣,发布准确的信息。而媒体作为大众传媒工具,既要对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监督,也要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曝光民众关注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必须加以辨别,及时发现谣言并辟谣,此外还应注意相关安全知识的科普,消除公众不必要的焦虑。http://www.yixiin.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