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家级经开区曾一度出现利用外资等指标增速放缓的迹象,但我们也要看到,国家级经开区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在介绍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情况时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家级经开区一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为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国家级经开区多年来持续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对外合作渠道,顺利实现了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稳规模、调结构的目标要求。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级经开区约占全国利用外资的20%,其中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占比较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超过7200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20%,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超过2700亿美元。
除了发挥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之外,国家级经开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方面也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明显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李勇表示,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重视创新驱动,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国家级经开区劳动生产率已达44.6万元/人,远高于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9.5万元/人的平均水平。区内企业在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方面也有出色表现,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超过640家,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超过680家,有力推进了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
李勇表示,从考核评价结果看,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可以用“四升一优”来概括。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6年,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8.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24%。
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升。截至2016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1.4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13.7%;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过320家。2016年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近2.8万件。
三是协同发展局面形成,区域带动作用提升。2016年,国家级经开区税收收入占所在设区市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1%,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末,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共建园区122个,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境合作区58个。
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绿色发展水平提升。2016年,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末,219家国家级经开区有超过1.1万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
五是管理水平逐步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016年末,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171家建立了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在线审批平台,147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分别占到全部国家级经开区的78%和67%。
李勇表示,目前,我国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上呈现百花齐放、各有亮点的新气象、新作为。这也充分说明,国家级经开区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转型升级攻坚战的阶段性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