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从肺部开始的癌症,已成为肿瘤头号杀手,不少人闻之色变。其实肺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数患者都可获得救治。然而,临床所见到的大多数患者都已失去最佳治疗机会。这表明任何癌症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肿瘤的防治首先要正确认识癌症,市民需要改变防癌治癌观念,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预防,从恐惧治疗开始坦然积极面对。
徐瀚峰主任介绍,目前肺癌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能明确,但与以下因素相关:(1)吸烟:肺癌是一种以烟草为主要病因的独特疾病,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能导致肺癌。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中,罹患肺癌的风险上升20%-30%;近些年来,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鳞癌、小细胞肺癌患病率没有下降,但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却快速上升,主要原因离不开二手烟、三手烟、室内装修、厨房油烟、雾霾天气等不良因素;(2)职业因素: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生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铬、镍、铜、锡、铁、石棉、福尔马林等,其中接触石棉的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为非接触吸烟者的8倍;(3)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烹饪过程中释放的油烟等;(4)电离辐射;(5)肺部慢性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化生为鳞状上皮致癌变;(6)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7)精神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精神抑郁、悲伤、自我克制及内向的人,肺癌及其他肿瘤的发生率高于心理健康的人群。
如何预防肺癌的发生?
肺癌的危险因素有那么多,那我们如何预防肺癌的发生呢?徐瀚峰表示要做到以下几点。(1)戒烟:越早戒烟,患肺癌的危险系数越低;同时避免二手烟,远离吸烟场所;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公共场所禁烟;(2)加强职业防护:在有毒有害环境作业时要做好防护措施,远离放射物;(3)饮食与营养:饮食上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煎炒、烧烤、烟熏、霉变等致癌食物;多食蔬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的水果,可减少发生肺癌的危险性;(4)保持规律生活:保持心情开朗、劳逸结合,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5)注意室内空气污染:需要重视家庭装修污染及厨房烟尘,装修选用环保材料,装修半年后再入住;厨房中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烹饪时可保持油烟机的持续开启,减少油烟的产生;(6)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及其他肿瘤。
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最佳选择
徐瀚峰说,肺癌的早期症状大多时候都不是很明显,当出现一些明显症状时已是中晚期,而肺癌的病理分期决定了后续治疗方法和疾病的预后,所以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常见症状包括:咳嗽以干咳为主、血痰或咯血、气短或气喘、胸闷、声音嘶哑、发热、消瘦等。对于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而咳嗽性质改变;短期内持续痰中带血或咯血,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肺炎,抗炎效果不佳;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肩痛伴手指麻木;伴有或不伴有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原有肺结核病灶形态或性质改变;影像学提示有胸水、肺结节;有以上表现的,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血清肿瘤标志物、CT等。
徐瀚峰认为,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癌的最佳选择,低剂量胸部螺旋CT具有辐射剂量小、分辨率高、射线暴露低、费用低等优点,能发现直径0.5mm的肺部肿瘤,对早期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可明显降低肺癌病死率。那么,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人群如何定义的呢?“烟龄大于20年;戒烟不足15年;长期二手烟或油烟接触;长期致癌物质接触;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纤维化等慢性肺疾病史;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被认为是肺癌高危人群,这部分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20%。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有些人在体检时候发现了肺结节,精神立即紧张起来,认为自己得了肺癌,其实肺结节不代表就是肺癌,肺结节除了肺癌还包括纤维瘤、脂肪瘤等良性病变,肺癌的结节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偏心空洞形成等;肺癌的确诊最终是依靠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因此,如果体检发现有结节需要及时专科就诊,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肺癌首选手术治疗其次靶向药
徐瀚峰告诉记者,对于肺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对于早期肺癌,首选是手术治疗,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外科水平的提高,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通过胸腔镜等手段切除肺癌,从而避免了大的手术创伤,创伤小、恢复快,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龄患者具有优越性。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需要选择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分期、基因检测结果、体质等情况,可能需要接受以上一种或多种治疗,简单的说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肺鳞癌和肺腺癌。化疗是肺癌内科治疗的基石,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化疗方案也不一样。随着分子靶标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将给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治疗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医院可以对肺腺癌进行分子分型,筛选突变的肺癌基因,选择更精准更安全且毒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通过分子靶向药物将肿瘤细胞膜上后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作为作用靶点,阻断其生长、转移,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做到真正的精准治疗,减少了肺癌治疗中的痛苦,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肺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这些患者可以选择以EGFR为靶点的靶向药,包括: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以及西妥昔单抗等;另外肺癌患者还有可能存在原癌基因K-Ras突变、BRAF基因突变、c-MET基因扩增、EML4-ALK基因重排等,根据不同的基因改变情况而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靶向药,如贝伐珠单抗、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等也在肺癌中得到广范应用。
徐瀚峰表示癌症病人及其家属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面对癌症,癌症的发生是可防可控的,癌症患者的生活也是充满希望和阳光的,他期望更多的患者能拥有更长的生存、更好的生活质量。 本文采写 张 宣
本期受访 专家简介
徐瀚峰 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目前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头颈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卫生局肿瘤质控委员会委员,能够独立完成肿瘤科的各种操作,对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救治有丰富的经验,对头颈部肿瘤、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放化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