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吴限)年关将至,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引起市场的高度重视。12月2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8年四季度例会于12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http://www.yixiin.com/news/
这一政策基调已在近期监管高层的表态中有所体现。12月13日,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货币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加强逆周期调控。如果经济过热或者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就应该“慢撒气”、“软着陆”,实现平稳调整;而当经济衰退或者遭遇外部冲击时,货币政策应该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增强公众信心。
与三季度货币政策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将“高度重视逆周期调节”变为“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预计明年流动性会在“量”上保持充裕,同时引导市场利率在“价格”上下行,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过,在强调货币政策稳健的基础上,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措辞有了变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央行此番将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尽管不再强调稳健“中性”,也未提及“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未来货币政策仍继续保持稳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引导金融资源从低效领域退出。
另外,此次会议新增了“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内容,这是继《2018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央行的再一次重申。央行表示,要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综合施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的货币政策例会不再强调“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这一内容。易纲日前表示,目前宏观杠杆企稳,目前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连续两年多维持在250%左右。
谈及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温彬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会出现边际宽松。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进程放慢,外围环境相对宽松;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胀水平可控,货币政策有放松空间。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都有下调的空间和必要。同时,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作用,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http://www.yixiin.com/sp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