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703家,同比增长77.5%;实际使用外资7932.7亿元,同比下降1.3%。而11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158家,同比增长11.1%;实际使用外资(FDI)9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3%。
对于11月FDI降幅超过25%,高峰指出,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受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去年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49.2亿元,同比增长超九成,在如此高的基数下,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如此之大也在情理之中。
而从今年各月情况看,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 11月FDI依然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数据显示,今年10月、9月和8月实际使用外资额分别为644.6亿元、762.7亿元和637.2亿元。
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上政策频出。在吸引外资方面,商务部在今年7月28日发布了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22个领域推出新一轮开放措施,外资进入银行、证券、汽车制造、电网建设、铁路干线路网建设、连锁加油站建设等一系列限制将取消。
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7.88万亿元,同比增长9.1%,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不过,11月的外贸数据明显回落,出口1.57万亿元,增长10.2%;进口1.26万亿元,增长7.8%,均不及10月增速的一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前几个月我国刮起一股抢出口“热潮”,而近期抢出口“热潮”逐渐消退,以汽车出口为例,11月,汽车整车出口7.7万辆,同比下降12.5%。其中,乘用车出口5.1万辆,同比下降23.8%。“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此时需要国家出台大的政策方针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屠新泉强调。
在12月13日的发布会上,高峰也坦言,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严峻。1-11月,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01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29起,保障措施15起;涉案金额总计32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38%和108%。
从行业来看,钢铁、化工、建材是立案数量较多、涉案金额较大的行业。从国别来看,美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对我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较多的国家。
日前中美两国元首在G20会晤时为经贸摩擦踩下“刹车”,双方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设下自12月1日开始的为时90天的宽限期。
“但贸易谈判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贸易摩擦缓解短期内有望提振国内市场情绪,未来贸易摩擦演变仍取决于谈判进程。”屠新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若贸易摩擦的影响继续持续下去,应该通过降税的方式来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稳定下一阶段的外贸形势。
宋清辉则表示,应该从促进消费优化升级、释放国内潜力、有效减负、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去解决。明年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国内经济依然有充足的底气来应对各种经济挑战。